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地方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後續:防止"一把手"權力過分集中

2011年06月03日 22:10:11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字號:    

  地方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後,一些地方出現了“一把手”權力過分集中或膨脹的現象。如何妥善化解,應予重點探索和努力

  近年來,地方領導班子配備作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減少了黨委副書記職數,這對發揚民主、科學決策、提高效率、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但有的地方由於改革的配套措施和相應的制度規範沒有及時跟進,結果出現了權力更加集中的不正常現象。

  少數地方出現的這種情況,不僅違背改革的初衷,而且還容易使一些大權在握的幹部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墮落成腐敗分子。要解決這些問題,防止地方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後“一把手”權力過分集中或膨脹,就當前而言,至少有四項工作應該重點探索和努力:

  一是要落實常委會和常委的權力,科學合理分解權力。要按照有關規定,真正落實常委會在重大決策中的主體地位,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建設、重大資金使用等重大事項,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集體討論,集體決定,防止個人或少數人説了算;要真正落實每個常委的權力,保證常委、副書記、書記在常委會中的平等地位。

  對權力的分解必須做到科學合理。例如,要有利於團結合作。常委會各成員的權力是密不可分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地區或部門的改革、發展、穩定,需要各領導成員充分協作和配合。因此,分解權力絕不是分家分立,否則,大家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只顧局部不顧全局,各行其是,那就會出現一盤散沙的無政府狀態。又如,要有利於提高效率和增強活力。權力分解要按權責相當的原則進行,工作和責任有多少,權力就應該有多少。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相應人員的積極性,才能對複雜的實際生活作出靈敏的反應。也唯有如此,工作才會有效率,事業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再如,要有利於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在權力的分解中,不僅每個領導成員的權力都必須是有限的,而且各個成員的權力之間必須建立相互制約的關係。

  總之,要通過科學合理的分解,形成一個權責一致、分工合理、執行流暢、監督有力的權力結構。

  二是要健全權力運作的制度體系,著力規範“一把手”的權力。在當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的權力行使隨意性很大,可以這麼辦,也可以那麼辦,權力行為缺少章法規矩的嚴格制約,許多消極腐敗現象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因此,當前反腐倡廉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的權力行為制定嚴格的制度規範。

  對“一把手”權力行為的制度規範,要求要明確,哪些事項必須經過集體討論、集體決定,必須經過什麼樣的程式等,都要作出具體的規定;操作性要強,制度規章不能太原則,要便於操作,增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有前瞻性,制度要立足於當前,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又要立足於長遠,增強預見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制度規範的作用。

  三是要強化對領導幹部的監督,嚴格制約“一把手”的權力。一是要建立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作機制,用權力制約權力;二是要推進權力運作程式化和公開透明;三是要加強黨內監督和專門機關監督,把權力嚴格置於組織的監控之下,這是當前對領導幹部最重要最有權威的監督;四是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輿論有公開性、廣泛性等特點,它能夠在短時間內把民意集聚在一起,在社會上具有號召力、影響力和整合力,由此産生的力量在權力監督中擁有無可比擬的威力,是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不高度重視的;五是要以群眾民主監督為基礎,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群眾民主監督在權力監督中的作用,是其他力量都無法替代的。

  總的來説,必須在群眾民主監督的基礎上,把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縱橫交叉、優勢互補、疏而不漏的監督網路,讓一切權力都受到嚴密的監督。

  四是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促使“一把手”謹慎用權。領導幹部在行使權力的同時,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如果只作決定不負責任,只有權力沒有義務,那麼濫用權力或其他消極腐敗現象就會大量發生。因此,必須嚴格按照中央頒發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對有決策嚴重失誤、失職瀆職、監管不力、濫用職權、用人失察失誤等情形造成惡劣影響或重大損失的領導幹部,根據責任大小、損失多少等具體情況,依紀依法追究其相應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把領導幹部的利益與權力是否正當行使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促使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以謹慎之心對待權力,認真學習,深入調研,謹慎用權,按法規制度兢兢業業地為黨和人民工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