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珠海政府改革精簡幅度超八成 一般不設專職書記

2011年06月03日 22:10:49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昨日(11月4日),珠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權威部門解讀備受關注的珠海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一體兩翼”中“一體”即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個主體,“兩翼”即國有企業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黨政聯動等成為本輪改革的突出特點。會上有關部門強調,在本輪機構改革中,珠海先行先試學習新加坡、香港等發達地區經驗,在內地率先探索社會管理體制改革。

  部門副職領導2至4名

  珠海不再核定機關後勤服務人員事業編制,原“三定”規定中核定的機關後勤服務人員事業編制一律核銷。原在編在職後勤服務人員佔用後勤服務人員數按原制度管理;機構改革後新進後勤服務人員按人員聘用、合同管理、政府購買服務的新用人制度管理。

  本輪改革中,珠海市政府工作部門領導職數,一般按正職1名、副職2到4名配備,少數任務繁重、編制較多的部門可多配1名副職(不含兼職)。而紀檢組長(紀委書記)按有關規定配備,總工程師等專業技術性領導職數可對應國務院和省部門規範配備。

  此外,除由非中共黨員擔任部門主要負責人外,不設部門專職黨組(黨委)書記領導職數。

  精簡幅度超過八成

  本輪改革以政府職能轉變、培育多元社會管理主體、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為主線,涉及領域十分廣的綜合配套改革任務,旨在以試點工作為著力點率先破題。

  珠海市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戈曉宇介紹,珠海將學習新加坡、香港等發達地區經驗,積極探索創建城市和農村社區自治型管理模式,建立共建共管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目前,珠海已在一些城市社區和農村村委會作為試點,從體制機制上探索社區民主自治的新形式、新途徑和新方法。

  政府如何“放權”?社會組織如何“接力”?這是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先行先試進程中的重點之一。

  實施計劃提出,要按照政社分離的原則,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政府各職能部門要逐步將社會組織通過自律能夠解決的事項轉移出去。今後政府就只做政府該做的,社會組織和市場能做的交給社會組織和市場。

  據了解,此輪改革中市直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精簡幅度從593個精簡至95個,精簡幅度過八成。在社會體制管理改革中設立政府諮詢委員會是推進珠海市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創新舉措,體現了“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的要求。

  結合實際,珠海市今年將試點設立促進就業諮詢委員會、醫療衛生諮詢委員會和小區管理諮詢委員會,到2013年全面完成。政府諮詢委員會不納入政府建制,屬於議事機構,沒有法定行政權和立法權,其基本運作方式是通過定期開會、舉行圓桌會議、開展專題調研、進行資訊收集和加工等方式,向政府提供具體政策制訂和實施的意見和建議。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