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政府“開源節流”緩解財政收支矛盾 

時間:2009-06-29 10:1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 經濟觀察:中國政府“開源節流”緩解財政收支矛盾

  新華社記者 劉劼 張崇防

  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煙民可能要比以前支付更多的消費稅。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已宣佈將大幅提高煙産品消費稅。除了控煙的用意以外,中國政府並不諱言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適當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

  “政府要‘開源’,絕不能向麵包、服裝、藥品等基本生活品要稅源,而應從高收入者、奢侈品、資源、環境等稅基大且又並非生活必需品的領域下手,否則有悖社會公平。”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説。

  “此次煙草稅的上調以及政府醞釀的一系列稅費改革正是體現了這一思路”,朱青説。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6月24日在作2008年中央決算的報告時指出,今年以來,預算執行的主要問題是財政收入下降較多,收支矛盾突出,完成預算任務艱巨。

  今年1至5月,全國財政收入27108.67億元,同比下降6.7%。而同期財政支出22496.98億元,同比增加27.8%。這難以為正處於調整急待政府投入的中國經濟提供持續動力。

  對此,謝旭人在報告中明確提出下半年要在實施好結構性減稅的基礎上,通過推進資源稅改革、調整完善消費稅制度以及加強稅收徵管等措施狠抓增收節支。

  “所謂結構性減稅就是在稅制優化的前提下,儘量保證政府財政支出擴大的資金需求同時兼顧公平效率。”朱青説。在他看來,在稅收上“有加有減、有保有壓”改變了過去一味增稅的做法,更具有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為保增長,中國政府從去年11月起開始實施結構性減稅、增值稅轉型改革、成品油稅費改革及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一系列措施預計減收5000多億元。與此同時,龐大的政府支出計劃一個接著一個。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8500億的醫保投入甚至必要時更多新的“彈藥”考驗著政府的財力。

  而面對增收壓力,中國政府不僅將國債發行規模提高到創紀錄的9500億元,並且于6月20日宣佈上調了煙草消費稅,同時資源稅改革也即將啟動。

  朱青指出,由於各國政府的開支都會隨著社會發展和政府職能不斷加大而上升,所以很多國家的減稅政策都不是為了減少稅收總規模,而是進行稅賦結構調整。

  根據新的煙草稅收條例,甲類香煙的消費稅從價稅率由原來的45%調整至56%,乙類香煙由30%調整至36%,雪茄煙由25%調整至36%。另外,在捲煙批發環節加徵了一道從價稅,稅率為5%。

  工業和資訊化部的數據顯示,去年煙草行業全年利稅總額同比增長15.7%,達到4500億元,佔到財政總收入的7%。財政部報告也指出,在去年2567.80億元的消費稅背後,是煙、酒、成品油等主要應稅消費品的消費需求快速增長。

  民間向來有“煙酒不分家”的説法,市場紛紛猜測酒將成為下一個調整對象。記者在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看到,白酒的零售價沒有變化,但是一些經銷商已經開始暗中囤貨以應對下半年可能出現的漲價。

  受此影響,許多白酒板塊的股票在煙草稅率上調消息公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全線下跌。

  除了在調整消費稅上做文章以外,謝旭人還在報告裏強調要推進資源稅改革。財政部副部長王軍6月曾多次表示要利用經濟增長下行和資源價格低位運作的時機,儘快推進實施資源稅改革,完善資源産品價格形成機制,體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要求,適當增加資源地財政收入。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資源稅改革雖然會在短期內加重企業生産成本,但這有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在用經濟杠桿促進産業結構調整。

  要想錢袋子鼓起來,光“開源”不“節流”會事倍功半。謝旭人在人大報告裏特別強調,要嚴控一般性支出、壓縮公務購車用車、公務接待費和出國出境經費,以及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

  審計署24日公佈的審計報告顯示,中央部門在去年預算執行中的違法違規資金呈下降趨勢,不過仍達到40.5億元,損失浪費資金則達到4.67億。

  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表示,審計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呈下降趨勢。問題資金佔審計財政撥款額的比重,比去年下降了3.2%。

  對於稅收的調整,白景明認為應該看到大的主流還是減稅。不管是增還是減,稅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社會提供好的公共産品。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