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川西藏鄉發展得這麼好!”
“走進稻城亞丁的雪山聖境,仿佛觸摸到人間天堂”“鄉城縣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很棒,沒想到川西藏鄉發展得這麼好”“得榮縣的釀酒産業很有特色,還吸引不少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近日,在由全國臺聯主辦、四川省臺聯承辦的“全國臺聯2024年兩岸媒體人四川行”活動中,來自海峽兩岸的20余位媒體人走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感受這裡獨特的人文風情,見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領略絕美風光
雪山巍峨、草甸如茵、湖泊如鏡……在稻城亞丁國家自然保護區,兩岸媒體人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紛紛用鏡頭定格這份純凈與美麗。
“在臺灣很難看到這樣的山川形貌。”臺灣自媒體人遊智彬是第一次來到稻城亞丁,站上這片被譽為“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凈土”“香格里拉之魂”的土地,眼前景色如夢如幻。在這裡和當地人的交流,也讓遊智彬更深入地了解藏鄉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
據甘孜州稻城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稻城縣全縣常住人口3.4萬,其中藏族人口約佔92%,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垂直海拔落差超過4000米。獨特的地貌結構孕育了壯美的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富集,吸引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各地遊客慕名而來。
在央邁勇山腳下仰望山頂,臺北“城市影像”主理人、紀錄片編導趙麗娜不禁驚嘆于稻城亞丁雪山的壯美聖潔。在她看來,只有置身於群山疊嶂之中,仔細觀察遠古以來形成的地質褶皺,方得以感受大自然的完美創造。
在甘孜州鄉城縣青德鎮仲德村,兩岸媒體人走進獨具特色的白藏房,與當地居民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白藏房宛如童話中的城堡,屋內擺放著傳統的藏式傢具和手工藝品,散發著濃郁的民族氣息。一些白藏房改建後成為特色民宿,吸引各地遊客前來入住打卡。
點讚綠色發展
成群的牦牛在光伏板下緩步穿梭、悠然覓食,這是兩岸媒體人在鄉城縣正鬥鄉海拔約4000米的頂貢大草原上看到的獨特一幕。這裡是當地居民的牧場,也是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實驗基地——甘孜州興川光伏實證實驗基地所在地。
據介紹,甘孜州興川光伏實證實驗基地于2022年正式投産應用,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3650畝,全容量並網後年平均發電量12.68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7萬噸。
“我們的光伏板傾角最低點高度為1.8米,不會影響到牦牛的日常活動。”國家電投四川甘孜州興川能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主管劉宏德表示,在這種“牧光互補”模式下,光伏板能削弱高海拔地區太陽光中過強的紫外線,有助於牧草的生長。同時,牧草的水汽在蒸發後會凝結到光伏板上,最終産生水滴滋潤草場。“該基地原先是正鬥鄉的一處牧場,我們在建設過程中遵循‘牧光互補’原則,以實現當地畜牧業發展與光伏發電共生共榮。”劉宏德説。
“在不破壞生態、不影響牧民的前提下還能夠實現光伏産業發展,這一點我必須要點讚。”遊智彬在參觀完興川光伏實證實驗基地後大為讚嘆,“光伏板依照草原的高低起伏佈局,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綠色生態風景畫。”他説。
拓寬致富之路
在甘孜州得榮縣,兩岸媒體人切身感受當地特色産業發展成果。
“偏遠落後、縣小民窮”曾經是得榮縣的標簽。過去,這裡的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是種小麥、青稞、玉米等農作物,全年每戶的收入不到5000元。
如今,“得榮葡萄”成為該縣産業富民的“金鑰匙”。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得榮縣建成葡萄原料基地7242畝,種植者戶均收益1萬元以上,引進培育8家葡萄種植和葡萄酒加工企業,每年僅葡萄産業可實現近億元産值。
“通過發展釀酒葡萄産業,不僅幫助農民提高收入,而且讓更多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真值得點讚。”臺灣自媒體人邱慶齡在參觀完得榮縣神川紅葡萄酒莊後發出如是感慨。
在鄉城縣白壩村便民藏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兩岸媒體人見到了51歲的合作社負責人四郎多吉。他是遠近聞名的藏雞養殖大戶,帶領村民一起通過特色養殖業致富增收。
據四郎多吉介紹,合作社去年出欄藏雞500余只,出售藏雞蛋1萬餘枚,養殖收入達30余萬元。他還幫助村裏3戶困難戶在合作社務工就業,邀請36戶村民入股,實現了戶均分紅1300余元。“預計2025年合作社出欄藏雞1500余只,出售藏雞蛋突破3萬餘枚,到時村民戶均收入將翻一番。”四郎多吉説。(雷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