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發展看中國|“阿勒泰是新疆的一個縮影”還將打造國內頂級自駕旅遊線路

2024-05-22 17:29: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5月21日消息(記者王晶)“現在新疆已到了最美好的時節,歡迎大家暢遊新疆。”

  幾天前熱播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孫紅梅在國新辦21日舉行的主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阿勒泰是新疆的一個縮影”。

  眼下,阿勒泰成為了很多人嚮往的詩和遠方。不過,新疆方面表示,接下來,新疆還將提升獨庫公路、G219、伊昭公路、阿禾公路等特色風景道的品質,打造國內頂級自駕旅遊線路。

  發佈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表示,“我們真誠地邀請大家去新疆,感受大美新疆的魅力,感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好客。”

  新疆阿勒泰,秋日喀納斯牛羊遍地,水豐草盛。

  今年新疆非遺館將落成並開館

  “新疆是個好地方”享譽全國,在21日主題為“以高品質發展新成效 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的發佈會上,孫紅梅在談及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時談了自己的體會,“我體會這部電視劇之所以打動和吸引觀眾,是新疆綺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還有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孫紅梅強調,阿勒泰是新疆的一個縮影。新疆擁有世界級文化旅遊資源,這裡自然景觀獨特,雪山戈壁、森林草原、河湖沙漠獨具魅力;這裡歷史底蘊深厚,四大文明在此交匯,樓蘭古城、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舉世聞名;這裡多民族文化交融薈萃,維吾爾木卡姆、瑪納斯、阿依特斯、江格爾等文化瑰寶熠熠生輝。

  她提及,我們加快推進西域都護府遺址群考古遺址公園,北庭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依託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等世界級文化遺産建設高品質的旅遊景區。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深度融合,今年新疆非遺館將落成並開館。

  在打造高等級旅遊品牌集聚區方面,孫紅梅透露,加強旅遊景區改造升級,發揮世界遺産和國家5A級景區帶動作用,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我們要提升獨庫公路、G219、伊昭公路、阿禾公路等特色風景道的品質,打造國內頂級自駕旅遊線路。

  另外,還將依託阿爾泰山、天山豐富的冰雪資源優勢,推動冰雪産業集聚發展,打造世界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勝地。

  孫紅梅説,還要大力發展探險遊、研學遊、康養遊、沙漠遊、低空遊等特種旅遊,創新發展民族民俗風情旅遊,開發邊境旅遊、跨境旅遊等産品;完善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綜合服務設施,加快推進智慧旅遊的建設,推進入境旅遊的便利化,加強旅遊市場監管,打造“微笑新疆”服務品牌。

  新疆塔城,採棉機采收沙灣市老沙灣鎮老沙灣新村向陽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棉花。

  新疆棉花總産、單産連續30年居全國首位

  新疆發展旅遊業,美食無疑是最大的亮點之一。

  艾爾肯吐尼亞孜稱,就像《我們新疆好地方》這首歌裏唱的“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葡萄瓜果甜又甜”。

  據介紹,新疆有獨特的做好“三農”工作的優勢條件。新疆依託獨特的光熱和水土資源,統籌水資源高效利用,去年新疆糧食種植面積4237.2萬畝、增加586.3萬畝,佔全國增量的六成以上;糧食産量423.8億斤,增加61.1億斤,佔全國增量的三成以上;糧食單産達1000斤,糧食面積的增量、産量的增量連續2年居全國第一,單産位居全國第二。

  “作為國家優質棉基地,新疆棉花總産、單産連續30年居全國首位。這些不僅端穩了新疆人的飯碗,而且為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的供給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艾爾肯吐尼亞孜表示,新的起點上,新疆今年力爭棉花總産繼續保持在500萬噸以上,糧食産量至少再增加20億斤以上,打造“西部糧倉”,讓“中國碗”裝入更多“新疆糧”。

  他解釋道,大家也許聽説過,新疆有首民謠叫“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新疆作為“瓜果之鄉”,我們將擦亮金字招牌,推動喀什的石榴、阿克蘇的蘋果、和田的紅棗等更多優質農産品走進全國老百姓的家中。

  同時,大家也都知道新疆的牛羊肉品質很好,是因為新疆牛羊“喝的是天山雪水、吃的是天然牧草”,因此新疆的“羊肉串”馳名全國,我們將厚植品牌優勢,拓寬行銷渠道,讓更多的人吃上新疆優質畜産品。

  新疆巴州:“農光互補”助力産業綠色發展 工人光伏板間種植羅布麻

  提高製造業的“含金量”“含綠量”和“含智量”

  除了旅遊業,新疆傳統産業結構偏重,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

  艾爾肯吐尼亞孜談道,新疆地域遼闊、資源富集,號稱“山山有金銅鐵、盆盆有煤油氣”,把這些資源“家底”盤活用好,是構建新疆現代化産業體系,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所在。

  艾爾肯吐尼亞孜透露,新疆正在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石油天然氣增儲上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礦産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積極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的能源資源支撐。

  據介紹,新疆油氣生産當量連續3年居全國首位,塔裏木油田鑽出了亞洲第一口萬米直井,煤制天然氣産能佔全國45%,在哈密開建全球首個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煤田上造油田”正在逐步實現。

  此外,新疆還將培育壯大新興産業,開闢清潔能源新賽道。將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持續推動硅基、鋁基等新材料産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大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光伏“藍”、沙漠“黃”、生態“綠”協同發展。

  艾爾肯吐尼亞孜介紹,近年來,新疆全力推進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去年我們專門召開工業綠色發展大會,發佈《工業領域百項重大低碳技術》,使越來越多的低碳工廠、零碳工廠拔地而起,隨著製造業綠色生産持續推進,工業結構“黑粗重”的傳統形象漸行漸遠,傳統産業結構偏重的問題正在持續優化。“將加快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大力支援企業引入新技術、新模式,推動設備更新和工藝升級,不斷提高製造業的‘含金量’‘含綠量’和‘含智量’。”

[責任編輯:李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