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農文旅融合助貴州仡佬族古寨換新顏

2024-05-21 15:4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貴州務川4月5日電 題:農文旅融合助貴州仡佬族古寨換新顏

  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一年一度的仡佬族祭天朝祖祭祀大典系列活動,4日至5日在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大坪街道龍潭古寨開展。

  龍潭古寨寨老申福進告訴中新社記者,祭祀大典是寨子裏最隆重的日子,這一天,分佈在中國各地的仡佬族和海內外遊客都會在此齊聚,吹起號角,跳起舞蹈,敬獻仡佬族的先祖。

  據了解,龍潭古寨距今已有700餘年歷史,由前寨、中寨和後寨三個自然村寨組成,是仡佬族保存最好的一個民族村寨。

  龍潭古寨三面環山,一面臨潭,寨內石板鋪路、石頭築墻、石巷相連。記者漫步寨內,放眼望去,寨子幽深古樸,石墻、石巷崎嶇蜿蜒,宛如迷宮。

  龍潭村黨總支書記申江波介紹,龍潭古寨寨與寨之間通過石板路分隔並聯繫,每個寨子建築相對集中,依據地形選址,耕地與居住用地分開,形成民居建築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景象。

  但曾經的龍潭古寨並非如此模樣。十餘年前,古寨鮮為人知,當地以其為中心,打造仡佬之源景區(龍潭古寨和九天母石景區兩大板塊)。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古寨步入旅遊時代,村民通過開設農家樂、民宿客棧吃上了“旅遊飯”。

  龍潭古寨也因其特色鮮明的仡佬族文化,越來越受到外界關注,並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稱號。

  近年來,龍潭古寨憑藉“以仡佬文化基因表徵+旅遊體驗升級+地域農特産品附加的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仡佬民族文化旅遊,促進村民增收。

  截至2024年3月,龍潭古寨開設農家樂21家、民宿客棧6家、仡佬族服裝體驗館5家、兒童親子樂園2家。同時,發展集種植、採摘、研學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1000余畝。

  申江波説:“龍潭古寨結合文化旅遊發展,積極挖掘和保護具有仡佬民族特色的民間藝術,利用傳統節日和農閒時節,開展非遺傳承展示、吃新節等活動,吸引遊客參觀遊覽,促進旅遊業發展。”

  目前,龍潭古寨已形成集休閒生態觀光、研學、文化體驗、美食打卡等功能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發展新業態。

  “古寨2023年還完成了仡佬特色美食工坊、丹砂工藝品工坊、印染造紙工坊等文旅項目的建設。”申江波表示,近年來,通過農文旅融合發展,龍潭古寨村民收入逐年穩步攀升,2024年一季度,龍潭古寨景區接待遊客10萬人次,綜合旅遊收入18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

  申福進在龍潭古寨就經營著一家農家樂,他家現在平均每天接待遊客80余人,月收入近2萬元。祭祀大典結束時已是午飯時間,不少遊客遊覽完龍潭古寨後來到他的農家樂吃飯。申福進也在結束祭祀工作後,回到家中幫忙招呼客人。(完)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