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哈爾濱是怎麼變成“爾濱”的

2024-01-11 16:5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字號

  編者按

  黑龍江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和“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推動冰雪文化旅遊高品質發展。今冬,冰雪遊出現現象級“爆紅”,帶來一系列綜合效應,展示了黑龍江的良好形象。

  擁有豐富冰雪文化的哈爾濱,緊緊抓住城市獨特資源,瞄準發力點,找到突破口,推動“冷資源”真正成了“熱經濟”。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爾濱”是如何煉成的”。

  □本報記者 張海鷹

  忽如一夜春風來,哈爾濱有了新名字!大家都親切地稱為“爾濱”。冰雪遊爆火出圈,被稱2024開年第一個“頂流”城市,哈爾濱人自己説得實在:“爾濱”聽起來多親切啊,更像親人和朋友,咱家來qiě(客人)了,“爾濱”必須得招待好。

  現在,百度百科上已經有了“爾濱”一詞,解釋為:網路流行語,是對哈爾濱的親昵稱呼。

  一聲“爾濱”,可親可愛,如同冬天裏的一把火,拉高了冰城的溫度。一聲“爾濱”,樸實厚道,表達了網友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情誼和“家”的歸屬感。

  “爾濱”厚積薄發接住“潑天富貴”,冰雪旅遊成頂流

  各大視頻和社交平臺上,有關哈爾濱拿出家底兒招待南方遊客的話題持續霸榜熱搜。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黑龍江省發佈《致海內外遊客朋友們的新年感謝信》表示,“我們掏心掏肺掏家底改進細節,提升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信中一句“這個冬天,您的傳揚,把很多龍江人都“整不會了””,再次圈粉無數。“爾濱”成為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相關旅遊數據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旅遊研究院1月5日發佈的“2024年冰雪旅遊十佳城市”中,哈爾濱位列榜首。僅元旦3天假期,哈爾濱機場共運送旅客20.5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27%。哈爾濱市累計接待遊客近304.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9.1億多元,均達到歷史峰值。

  這波“潑天的富貴”,是對哈爾濱全市上下一心,以遊客為中心精細化服務、頭腦風暴推陳出新、豪天熱情真誠待客的最好回報。

  業內人士表示,説不清哈爾濱爆火的具體時間,但是可以肯定地説,哈爾濱“出圈”絕非偶然,正如當下冰雪旅遊成“頂流”,冰天雪地正加速變為“金山銀山”一樣,顯見和必然。

  遊客説,一切緣于“爾濱”變了。切塊擺盤的凍梨、蘿蔔,新鮮出爐的索菲亞教堂蛋糕,配勺吃的烤地瓜,撒糖的豆腐腦……連日來,哈爾濱各種花式“寵粉”,讓旅遊體驗感和氛圍感持續飆升。為了招待遠道而來的南方遊客,哈爾濱啥好東西都往外掏:冰雪大世界2023年12月18日提前開園,創意推出人造月亮、飛馬踏冰、狂飆氣墊船、冰面熱氣球,在機場和火車站大廳加入交響樂演奏……“一天一個新花樣”。“爾濱”還有求必應:地鐵推出免費“擺渡票”、文旅部門發佈大雪人地圖和旅遊攻略、中央大街為地下通道鋪地毯、志願者免費提供紅糖薑茶……政府部門和普通市民滿腔熱誠,感染著八方遊客,像被家裏人一樣關懷、體貼,誰能不心動啊?

  旅遊研究學者説,哈爾濱厚積薄發,為這波爆火做足了準備。“我姓哈,喝阿哈,五湖四海誰都誇……”去年9月,哈爾濱文旅部門就策劃推出頗具“網感”的宣傳片,“歡迎來北境”“霍格沃茨哈爾濱分茨”等符合年輕人喜好的短視頻密集發佈,為冬季旅遊積累人氣。

  冰天雪地成金山銀山,“爾濱”出圈有道理

  “爾濱”憑啥這麼火?要“爾濱”自己説,能吸引、承接超規模的遊客量,咱是有底氣有根底的。

  首先,國家對東北冰雪經濟發展的政策引導與支援,是最大的底氣。黑龍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冰雪旅遊高品質發展。藍圖早已繪就:到2030年,將構建起“冰雪+”多元化産業協同發展格局,核心冰雪産業做強做大,大冰雪産業生態圈更加完善,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全國領先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龍江實踐模式。冰雪體育産業領跑全國,冰雪文化産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冰雪裝備産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建成國際冰雪旅遊度假勝地。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全産業鏈發展。有豐富冰雪文化的哈爾濱,緊緊抓住城市獨特資源,瞄準發力點,找到突破口,乘勢而上,生動演繹“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冷資源”真正變成了“熱經濟”。

  再説資源稟賦與城市核心競爭力。黑龍江有“冰雪之冠”美譽,冰雪資源、冰雪文化、冰雪旅遊、冰雪服務在區位、市場、品牌等方面優勢突出。哈爾濱號稱“冰城”,不僅有千里冰封的風土人情,而且有百年積澱的人文底蘊,東西方文化交融,充滿國際大都市風采,歐式建築、音樂文化和俄羅斯風情魅力獨具。近年來,哈爾濱統籌發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遊四大重點冰雪産業發展集群,成為帶動冰雪旅遊的根底。哈爾濱的冰雪文化和冰燈冰雕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久遠。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創辦于1985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冰雪活動為內容的國際性冰雪盛會,已成為與日本札幌冰雪節、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歡節和挪威奧斯陸滑雪節齊名的四大冰雪節。冰雪大世界已連續舉辦24屆,新冠疫情時也未間斷,央視春晚的哈爾濱分會場也曾設在冰雪大世界。可以説,在城市品牌特別是冰雪旅遊品牌建設上,哈爾濱一直穩紮穩打。

  再次,圍繞做精做強特色文旅,黑龍江、哈爾濱那是早早鉚足勁下足了功夫,不斷創新旅遊項目,賦予冰雪經濟不一樣的魅力。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黑龍江為把冰天雪地轉變成金山銀山,久久為功準備多年,而哈爾濱在2023年1月份就開始謀劃夏季的避暑旅遊“百日行動”和冬季的冰雪旅遊“百日行動”,之後策劃了很多流量IP引爆黑龍江旅遊市場,比如“逃學企鵝”“歌聲裏的黑龍江”等等。1月3日,哈爾濱市文旅局回應爆火現象時也表示,整個冰雪季包括群眾文化活動設計多達100項。1月5日晚,第40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盛裝啟幕,無疑為火出圈的“爾濱”再添一把火,將冰雪旅遊再次推向新高潮。

  哈爾濱在冰雪旅遊方面的投入和努力有目共睹,網友尤其點讚“爾濱”以遊客思維換位思考,對遊客需求快速回應,精細貼心服務令遊客踏實、安心、自在。比如,有遊客提出在索菲亞教堂拍夜景時拍不到月亮,哈爾濱就用無人機將一輪直徑5米的“人工月亮”懸挂到40米高空中,驚呆網友好評如潮。又比如,有遊客説天太冷了,就造了很多的小暖房子,讓遊客感到舒適和溫暖……以客為先、以客為尊、以客為親,哈爾濱圍繞服務品質提升開展“濱濱有禮”行業風采展示活動、“窗口服務體驗官”活動等等,聚焦“吃住行遊購娛”,傾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還有一個不得不説,那就是哈爾濱本地人無法言喻的豪天熱情,一幕幕以真心換真心的故事、場景,讓遠道來客遇見冰雪遇見暖,不負美景不負情。正如哈爾濱市在新年前夕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中所寫:雖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但是火爆的熱情、升騰的煙火瀰漫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每一位市民的努力堅守和辛勤付出,彰顯了冰城人“禮迎天下客、冰雪暖世界”的敦厚與擔當。這是一場無須號令的全城行動,每一次的自發自覺都是冰城人對於這座城市的熱愛。人人都是城市溫度傳遞者。

  “爾濱”引爆全民狂歡, 冰雪奇緣天天上演

  五彩斑斕的“小公主”“小金豆”們徜徉在大街小巷,手裏的哈爾濱紅腸、馬迭爾冰棍、尹胖子油炸糕,為這個冬天增添了別樣的韻味。中央大街、紅專街早市、道裏菜市場人聲鼎沸,冰雪大世界、雪鄉、亞布力滑雪場、漠河等地“熱雪沸騰”,酒店和澡堂裏一排排行李箱拉滿氛圍,大雪人溫暖治愈,萬人大蹦迪、超級冰滑梯、潑水成冰……勾勒出一幅幅風情絕美的北國畫卷。

  有評論説,哈爾濱的這個冬天,是東北的“春天”。

  “爾濱”激活一池“春水”,各地紛紛搶抓“白雪換白銀”的契機;“爾濱”冬日裏的這把火,在白山黑水間激發出強大的動能。

  遠不止於此。“爾濱”引爆了全民狂歡,四面八方的遊客積極回應熱烈奔赴——

  繼11名廣西“小砂糖橘”在龍江打卡引發全網追更,雲南的“小菌主”又來了,貴州的“小折耳根”、河南“小豫米”、四川“小熊貓”……全國各地的娃娃團紛紛勇闖哈爾濱,聲勢浩蕩。

  為感謝龍江人民對“小砂糖橘”的一路呵護與寵愛,廣西開啟“花式答謝”——南寧把沃柑、砂糖橘連夜送往東北,給哈爾濱“老鐵”免費品嘗,廣西崇左推出45家景區向東北三省遊客免費開放一個月的“致謝”活動。隨即,龍江蔓越莓“回抱”廣西砂糖橘,10萬盒蔓越莓從東極撫遠發往南寧;漠河小藍莓與雲南西雙版納也開始親密互動……跨越幾千公里的大聯歡、南北雙向奔赴的暖心之旅,一時成為全網熱傳佳話。

  “哈爾濱綻放的雪花,是旅遊業的繁花”,“爾濱”火爆出圈,引發全國各地此起彼伏的文旅喊話和旅遊熱潮。

  這座老牌東北重工業城市再次走進全國乃至全球視野,尤其是凝聚起無數年輕人的目光。

  冰雪旅遊季節性強,如何讓一季冰雪激發全季動能,探索一直在路上。哈爾濱成功獲得第九屆亞冬會舉辦權,目前正加大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冰雪場館升級改造,全年可承辦百餘種冰雪運動賽事。

  相信並祝福“爾濱”,以更高的智慧、更久的耐心,夯實城市旅遊發展的硬實力;抓住“出圈”機遇,打造馳名海內外金名片,傾情擁抱文旅消費的春天。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