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新動脈”、暢通“微迴圈” “軌道上的大灣區”又添新線路
央視網消息:今天(9月26日)上午8時30分,隨著首趟列車開出,廣汕高鐵正式開通,從廣東廣州到革命老區城市汕尾市1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粵港澳大灣區與粵東革命老區間再添黃金新通道。
總臺記者 吳媚苗:我現在是在廣州東站的1號站臺。此時此刻,廣汕高鐵的首趟運營列車G9726次已經開出,它將在73分鐘後到達汕尾站。“軌道上的大灣區”又增加了新線路,汕尾加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廣汕高鐵最高時速350公里。開通運營初期,鐵路部門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29對,四季度調圖後,每日將最高達43對。從9月24日車票開售,途經廣汕高鐵的車票24小時內發售超20.5萬張。所以説,這條線路也是備受關注的。
廣汕高鐵新建的正線線路其實始於廣州市的新塘站,終點汕尾站,途經8個車站。而新塘至廣州東站則為既有線路,為廣深城際的一部分。新建線路與既有線路之間無需換乘,一小時左右一站直達,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的首班車會在廣州東站開出。因為地處市區,更便利群眾出行,跨線運作也將會是廣汕高鐵的常態。
再從更廣的區域來看,這是一幅廣東地區的主要鐵路線路圖,資訊量我們來梳理一下:以廣州為中心點,向北有京廣高鐵,向西有貴廣、南廣等高鐵;向南有廣珠城際;向東南則有既有的廣深城際、廣深港高鐵等;唯有正東方向為空白,而廣汕高鐵則填補了這個空白。同時,在惠州,這條線路可以聯通贛深高鐵到達江西地區,在汕尾也可以接上廈深線到達東南沿海地區,而這些都是跨線運作、無需換乘。當我們把廣汕這一條線連起來你就會發現,大灣區東部區域的鐵路網形成了一個閉環,將有力推動迴圈,助推地域間經濟均衡發展。所以説,它是條不折不扣的聯通線、黃金線。再跳出廣東省來看,廣汕高鐵同時也是我國東南沿海高鐵通道——甬廣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從浙江寧波到廣東廣州的高鐵,成為連接珠三角和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活力線,加速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經濟帶的形成。
廣汕高鐵是首條廣東省主導建設的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按照鐵路投資帶動內需增長比例來算,預計將激活製造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讓資金像列車一樣流動起來。新的高鐵線路打通“新動脈”,暢通“微迴圈”。除了廣汕高鐵,目前,廣東省多條鐵路也在加快推進。預計到2025年,廣東省將實現廣州與珠三角地區各城市1小時通達、與省內其他地級城市間2小時內通達,與臨近省會城市3小時內通達的“123”交通網。
沿途搶先看風光美如畫
正線全長約200公里的廣汕高鐵,沿線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文化古跡約18處。接下來,我們就跟隨列車行進,來欣賞這條新線路沿途的秀麗風光。
隨著列車從廣州緩緩駛出,車窗外的風光從城市的高聳樓宇,逐漸變成滿眼綠意。
途經廣州增城,增江畫廊近在咫尺,一幅山水畫卷徐徐鋪開。
進入惠州市,這裡有著“嶺南第一山”之稱的——羅浮山。惠州還與大文豪蘇軾有著不解之緣,“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秀麗婉約的惠州西湖、古樸典雅的水東街,已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進入革命老區汕尾市,星羅棋佈的魚塘與農田相映成趣。“養蠔之鄉”晨洲村是當地有名的産業特色村,廣袤的水域下是令人垂涎的“蠔世界”。沿著海岸線行進,這片長達7公里的汕尾金町灣沙灘細膩柔軟,海水碧波盪漾,是廣東新晉的旅遊熱門地。
列車在縱橫的山脈、錯落的田野、碧綠的江河間穿行,如呼嘯的長龍,將帶動沿線經濟、文旅的融合發展,加速鄉村振興。
一站一景嶺南韻味足
廣汕高鐵全線共設8個車站,其中6個為新建站,2個為既有站改造。“一站一景”的車站群,是廣汕高鐵的亮點之一,充分融合了地域風情和人文元素,彰顯建築美學,成為嶺南山水間的一道風景線。
位於廣州增城的新塘站,屋頂的波紋設計宛若飛瀑流水的波濤,元素來源於當地著名景點——白仙瀑布。走進站房,嶺南的荔枝文化也融入其中,通過新型透光膜材料的運用和採光窗佈置、紋理設計,遠遠望去,房頂酷似廣州增城挂綠荔枝的外皮肌理。
羅浮山站站房則以中國古代傳統榫卯結構為設計,整體神似木色參天大樹。
惠州南站站房則以“重檐疊瓦、鱗紋漾波”的設計理念,再現了嶺南古村落層層疊疊、煙水縹緲的古韻風情,是全國少有的採用倒置單元結構形式施工的站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