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族有多彩】組圖丨在儺城感受千年非遺魅力
9月4日,“多彩民族有多彩”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的“中國儺城”景區,在這座當今世界最大的儺文化古城中,媒體人觀看了儺戲、高臺舞獅、上刀山等非遺表演,感受著多彩民族的文化魅力。
據介紹,“中國儺城”景區以神秘儺戲為主題,是中國儺戲學會唯一授牌的儺戲文化研究中心,非遺儺戲、三幺臺、高臺舞獅是景區的重要展演內容。圖為景區大門。
“儺”起源於遠古的驅鬼逐疫儀式,就是讓人渡過“難關”的意思。據悉,有關儺的活動可追溯至殷商時期。圖為充滿神秘色彩的儺戲表演。
道真仡佬族高臺舞獅是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因借助普通農家飯桌搭建高臺,並於其上舞“獅”而得名。圖為仡佬族高臺舞獅第12代非遺傳承人董繼旭(左)與師弟石鑫(右)在表演完“目連救母”劇目後,講述傳統技藝背後的故事。
當天,景區還進行了上刀山、煞鏵等少數民族特技表演。據介紹,高臺舞獅、上刀山、下火海、煞鏵、撈油鍋等都是儺戲中的特技表演。圖為上刀山演出。
黃賢梅是道真仡佬族剪紙技藝非遺傳承人。2019年10月第25屆國際非遺展在法國舉行,黃賢梅創作的道真仡佬族剪紙《山王圖》被盧浮宮收藏。圖為黃賢梅(中)展示剪紙作品。
貴州是仡佬族的主要聚集地。在長期的生産、生活和社會實踐中,仡佬族形成了包括服飾在內的優秀特色傳統文化。圖為景區展示的仡佬族服飾。
光明網記者邱曉琴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