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麗江:播撒合作共建種子 科學保護高原重要湖泊和濕地
新華網昆明7月3日電(李寧 和潤仙 朱涵)6月30日,雲南省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上海交通大學雲南(大理)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抒寫“麗江古城後花園”拉市海保護髮展的美好未來。此外,當天還舉行了雲南拉市海林草濕高原生態空間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標準(GB 40053)認證掛牌諮詢會,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路(CFERN)中心等機構的專家為麗江生態保護工作會診把脈、出謀劃策。
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是國際重要濕地,也是麗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窗口、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實踐基地。上海交通大學雲南(大理)研究院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以洱海為核心觀測研究對象,投身洱海保護治理研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洱海水質不斷向好,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據了解,2022年,麗江市人民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簽訂了校地框架合作協議,協議雙方將在科研領域合作,充分發揮雙方資源優勢和研究專長,持續開展拉市海、瀘沽湖、程海流域科學保護治理研究。圍繞三個湖泊水質、水環境和水生態等方面重點開展長期基礎調查研究、保護治理關鍵技術攻關和保護治理人才培養合作,合作建立麗江高原湖泊研究中心,實施雲南最純凈湖泊保護工程、實施麗江古城後花園湖泊保護工程等,為麗江高原湖泊濕地保護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與科技支撐。
此次開展的拉市海保護治理研究項目是推進落實框架合作協議的第一個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雲南(大理)研究院院長王欣澤介紹,根據協議要求,研究院將圍繞拉市海水質、水環境、水生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基礎調查研究工作,針對性開展拉市海四季水質跟蹤變化研究和人工補水及水位變化對湖區水生態影響研究,為拉市海保護治理提供科技支撐;圍繞拉市海流域水質保護凈化工作,開展相關的技術研究,為麗江市高原湖泊流域保護治理提供技術儲備;雙方建立良性互動機制,為拉市海相關保護治理決策提供技術諮詢和科學診斷服務。
麗江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楊耀軍表示,希望雙方積極落實協議內容,在基礎調查研究、科技攻關示範、決策諮詢服務等領域做出卓有成效的業績和成果,依託科技賦能、科研助力,以拉市海合作項目為示範和引領,在加強保護治理基礎上,將合作範圍逐步拓展到瀘沽湖、程海,聚焦湖泊流域和濕地保護,打造高原湖泊科學保護治理示範區,合作開展可持續湖泊治理科學技術研究,積極推動麗江市經濟社會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為麗江市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鄉村振興示範區、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提供支援,共同構建市校合作發展新模式、新格局,走出一條更高層次、更優成效、更好模式的高原重要湖泊和濕地科學保護、永續發展共贏之路。
當日,雲南拉市海林草濕高原生態空間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標準認證掛牌儀式在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舉行。CFERN國家標準(GB40053)認證諮詢專家、麗江市政府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為雲南拉市海林草濕高原生態空間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創新聯盟理事機構、滇西北高原林草濕生態産品“四庫”監測站、林草濕生態空間全口徑碳中和監測麗江分中心揭牌。
“開展高原濕地生態空間系統野外觀測和科學研究,契合國家戰略,符合麗江生態保護需要,是推動麗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優化自然資源監測體系、深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楊耀軍表示,麗江市將高度重視並一以貫之地支援和推進拉市海保護相關工作,督促相關部門,不斷提升保護區科研監測能力和水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