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有多少航太科技?一起猜猜看→
前不久
廣大網友對“神十六乘組”
桂海潮博士的眼鏡為什麼“不飄”
充滿了好奇
有的網友評論道
“原來如此,我在家也是用的這個方法”
其實
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很多東西
和航太員在太空中使用的航太科技
息息相關
看似離我們很遙遠的航太事業
已經轉化成服務人類生活的産品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清晨
當你從睡夢中醒來
依依不捨離開的柔軟被窩
可能就來自於航太科技的衍生品
“記憶海綿”
它設計的真正原因
是航太器在進入太空和返回地面的過程中
會對航太員産生三到四個G的壓力
為了在發射和著陸時保護航太員
吸收部分壓力
緩解衝擊而設計
現在廣泛應用在床墊、枕頭等傢具用品
當你準備出門
查看今天的天氣如何
應該穿什麼衣服
是否需要帶雨具
實時更新的天氣預報
就是氣象衛星帶來的福利
2023年4月16日
我國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
風雲三號07星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是我國第一顆“主動降水測量衛星”
可以對三維大氣跟降雨的結構
進行高精度探測
進一步豐富完善
對災害性天氣
特別是降雨的監測能力和水準
△風雲三號07星降水測量雷達捕捉到海南與廣東陽江附近降雨。圖中顯示的是從地表開始3.75公里到6公里的降水系統三維立體結構
截至目前
我國共有8顆風雲氣象衛星在軌運作
正持續為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
提供數據産品和服務
除了風雲氣象衛星
為我們提供可靠的天氣預報
北斗導航衛星
也不無時無刻地保障著
我們的生活
交通出行、通話通信、救災減災
在我們享受便捷生活模式的背後
有著航太事業的默默支撐
除了保障人們生活方面
農業、礦業、運輸業等
各類産業都在享用著
北斗衛星帶來的便利
△北斗系統智慧碼頭現場
△北斗助力保定408.3萬畝小麥開鐮收割
△北斗系統智慧礦山精準調度作業車輛
自2007年起
我國共發射
56顆北斗導航衛星
成功率100%
服務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
當你準備辦公或學習時
桌上的筆記型電腦
同樣也是航太科技的“衍生品”
為了航太員在太空中的辦公需要
科學家專門研製了體積更小、功能更強的
筆記型電腦
即節省了航行空間和飛行燃料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班、學習累了
來一碗泡麵?
速食麵中的“蔬菜包”所採用的
冷凍脫水蔬菜技術
也來自航太科技
最初來源於阿波羅計劃
是為航太員補充維生素而生
哦,對了
不僅速食麵中有航太技術
泡麵用的凈水器也和航太科技有關
在太空中
水資源十分寶貴
為了將水進行迴圈利用
因此高效的水凈化系統孕育而生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
凈水技術不光服務於我們的日常
在污水治理、廢水利用中
也發揮著巨大作用!
2010年以來
我國已有2000多項航太技術轉為民用
我們對太空的探索不僅僅是滿足
人類對太空領域的未知
更是在一點點發現當中
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中國航太
永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