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端午
古詩詞中的
端午
□吳 建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作為一個傳統大節,中國歷代詩人幾乎都對它情有獨鍾,吟詩賦詞,從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粽子是端午的節令食品,不少文人墨客在品粽、賞粽之餘文思泉涌、欣然命筆。如鄭谷《咏端午》“渚鬧漁歌響,風和解粽香”,描寫了漁民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唱漁歌的歡樂場面。唐代日本與我國交往甚密,其使者將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帶回日本,並留下了“五月榴花照眼明,村莊兒女啖香粽”的詩句。更有陸游《乙卯重五詩》中:“重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鬢,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贏軀一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流麗生動,南宋時期端午風俗特徵躍然紙上。
賽龍舟,是端午節最為熱鬧的集體活動。唐代傑出詩人劉禹錫的《競渡曲》,記述了朗州賽龍舟風俗的來歷和熱鬧場面,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佳篇。詩的開端交代了賽龍舟的時間、地點及由來,説明其起因是紀念屈原,“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接著寫整個競渡激烈的場面:“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余勇爭鼓舞,末至銜枚顏色沮。”讀罷此句,可以想見,江邊是何等熱鬧。隨後詩人筆鋒一轉,渲染觀眾雲集的熱烈情緒:“百姓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彩旗夾岸照鮫室,羅襪淩波呈水嬉。”那緊張熱烈的競渡氣氛,躍然紙上。結句:“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以曲終人散的冷寂,揭示世事繁華背後的落寞意味,寄寓“逝者如斯”的感嘆,使此刻的自我與千載之上的孔子和屈原達成精神的交融與溝通。全詩立意高深,一種飽經滄桑、欲説還休的況味盡在不言中。
端午節前後,人們還要插菖蒲、挂艾葉、飲雄黃酒,據説是為了辟邪、消災、防病。如舒頔的《小重山 端陽》裏有“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共兒女,慶端陽。細纏五色碧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的描繪;清代詩人李靜山寫的是平常人家的端午生活:“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詩的最後兩句説門口貼了黃符,讓人懷疑怕債主來收賬,用靈符使他避開,讀來忍俊不禁。
在古代吟咏端午節的詩詞中,也有俏麗婉約、嫵媚怡人,反映愛恨離愁、觸景生情等情愫的。如北宋蘇軾《浣溪沙》詞:“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詞人以秀麗婉媚的筆觸,細膩地描寫端午佳節一位紅粉佳人的粧容和儀態,傳神地表達出佳人的端午心態,可謂古代端午小詞中的翹楚。
歷代古詩詞把端午描繪得如此婀娜多姿、儀態萬千,道盡端午節歷史況味,為傳統節日留下絢麗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