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達100%

2022-09-09 14:16:0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全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達100%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昨天(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代民政工作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獲悉,10年來,城市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分別達到100%和79.5%。截至目前,已有1420萬老年人納入城鄉低保,371.7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實現了應保盡保、應養盡養。

  動態監測幫扶低收入群體

  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民政部門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上持續用心、用情、用力。

  1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員4000萬人以上、特困人員近500萬人、臨時救助人員1000萬人次左右、各類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230萬人次以上。19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了兜底脫貧,對6200多萬低收入人口實施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鞏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

  10年來,基本民生保障標準不斷提高。詹成付舉例,2012年至2021年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覆蓋面也不斷擴大。民政部門將34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範圍,建立了農村留守老年人、婦女、兒童關愛服務制度,構建起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10年來,全國持續創新城鄉社區治理,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城市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分別達到100%和79.5%,400多萬社區工作者在為民服務特別是近三年來的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420萬老年人納入城鄉低保

  健全和完善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為主要對象的社會福利體系,關係民生福祉。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李保俊介紹,10年來,民政部門推動老年人高齡津貼、經濟困難老年人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實現了省級全覆蓋。截至目前,已分別惠及3069.5萬、447.9萬和78.9萬老年人,有70.2萬老年人享受綜合補貼。

  同時,強化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高齡、失能等困難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截至目前,已有1420萬老年人納入城鄉低保,371.7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實現了應保盡保、應養盡養。

  在深化拓展兒童福利上,逐步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截至目前,全國養育孤兒16.9萬人,集中和分散供養孤兒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1288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77.9%和83.1%。截至目前,全國共配備5.5萬名兒童督導員、66.7萬名兒童主任,常態化為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在提升殘疾人福利方面,全國推動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普遍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實現“跨省通辦”和“全程網辦”。截至目前,兩項補貼分別惠及1181.2萬困難殘疾人和1532.2萬重度殘疾人。

  排查出576家養老“黑機構”

  近年來一些犯罪分子假借“養老”之名實施詐騙,給老年人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精神上的痛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今年4月,包括民政部在內的12個部門聯合開展了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發佈會上,民政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專項行動實施將近半年,累計排查養老服務機構和場所27萬個,梳理出950家存在風險隱患點的機構和場所。

  專項行動中,民政部主要負責整治養老服務領域涉詐問題和隱患。“我們公佈了投訴舉報平臺,印發了一批政策指導讀物,發佈了一批典型案例。結合養老服務領域的詐騙手段、特點進行政策宣傳和識騙防騙的常識教育,許多地方民政部門和養老服務機構也廣泛動員老年人來參與防詐宣傳,提高了老年人識騙和防騙的能力。”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邦華介紹。

  全面摸排也同步進行。截至8月底,全國各級民政部門開展了至少兩輪的摸排,累計排查養老服務機構和場所27萬個,梳理出950家存在風險隱患點的機構和場所,其中還包括576家未經登記但從事養老服務經營活動或者以養老服務名義開展活動的“黑機構”。

  李邦華説,按照風險隱患等級,各級民政部門建立了“紅橙黃”風險隱患管控名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按照“一案一策”的要求開展集中整治。目前950家存在風險隱患的機構和場所,累計取締關停510家,立案81家,判決48家,移交相關部門處置91家,其餘的也都在甄別和調查中。

  下一步,民政部除了建立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加強預警監測和協同處置,還將聚焦風險隱患突出問題,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規範養老機構收取預付費的相關舉措,守護好老百姓的養老錢,讓老年人養老服務更加安全、更加安心。

  擴大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範圍

  詹成付介紹,這10年,是社會組織發展最快的10年。“目前,我們已經登記的社會組織是90萬個,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組織的兩萬倍,是改革開放初期社會組織數量的150倍。”

  詹成付還透露了幾組數字。我國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目前已經超過1萬個。2020年,我國慈善捐贈額突破2000億元,較2012年增長155%。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類社會組織和慈善力量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實施扶貧項目初步統計是9.2萬多個,引導投入各類資金1245億元。目前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佔全國養老機構的44.7%,“這個數量是很大的,切實滿足了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

  針對近年來社會關注的婚俗改革,詹成付介紹,民政部于2021年4月、9月分兩批次在全國確立了32個婚俗改革實驗區,目前來看,各個實驗區開展的改革工作確有成效,最突出的是各個實驗區的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得到有力遏制。

  “從民政工作角度看,婚姻改革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最近這兩年我們推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在7個省進行改革試點。下一步將積極推進擴大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範圍,讓更多群眾受益。”詹成付説。

  原標題:十年來,1420萬老年人納入城鄉低保,371.7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實現應保盡保、應養盡養

  全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達100%

  民政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昨天(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代民政工作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獲悉,10年來,城市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分別達到100%和79.5%。截至目前,已有1420萬老年人納入城鄉低保,371.7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實現了應保盡保、應養盡養。

  動態監測幫扶低收入群體

  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民政部門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上持續用心、用情、用力。

  1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員4000萬人以上、特困人員近500萬人、臨時救助人員1000萬人次左右、各類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230萬人次以上。19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了兜底脫貧,對6200多萬低收入人口實施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鞏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

  10年來,基本民生保障標準不斷提高。詹成付舉例,2012年至2021年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或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覆蓋面也不斷擴大。民政部門將34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範圍,建立了農村留守老年人、婦女、兒童關愛服務制度,構建起未成年人保護體系。

  10年來,全國持續創新城鄉社區治理,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城市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分別達到100%和79.5%,400多萬社區工作者在為民服務特別是近三年來的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420萬老年人納入城鄉低保

  健全和完善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為主要對象的社會福利體系,關係民生福祉。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李保俊介紹,10年來,民政部門推動老年人高齡津貼、經濟困難老年人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實現了省級全覆蓋。截至目前,已分別惠及3069.5萬、447.9萬和78.9萬老年人,有70.2萬老年人享受綜合補貼。

  同時,強化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高齡、失能等困難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截至目前,已有1420萬老年人納入城鄉低保,371.7萬老年人納入特困供養,實現了應保盡保、應養盡養。

  在深化拓展兒童福利上,逐步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截至目前,全國養育孤兒16.9萬人,集中和分散供養孤兒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1288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77.9%和83.1%。截至目前,全國共配備5.5萬名兒童督導員、66.7萬名兒童主任,常態化為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在提升殘疾人福利方面,全國推動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普遍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實現“跨省通辦”和“全程網辦”。截至目前,兩項補貼分別惠及1181.2萬困難殘疾人和1532.2萬重度殘疾人。

  排查出576家養老“黑機構”

  近年來一些犯罪分子假借“養老”之名實施詐騙,給老年人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精神上的痛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今年4月,包括民政部在內的12個部門聯合開展了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發佈會上,民政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專項行動實施將近半年,累計排查養老服務機構和場所27萬個,梳理出950家存在風險隱患點的機構和場所。

  專項行動中,民政部主要負責整治養老服務領域涉詐問題和隱患。“我們公佈了投訴舉報平臺,印發了一批政策指導讀物,發佈了一批典型案例。結合養老服務領域的詐騙手段、特點進行政策宣傳和識騙防騙的常識教育,許多地方民政部門和養老服務機構也廣泛動員老年人來參與防詐宣傳,提高了老年人識騙和防騙的能力。”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邦華介紹。

  全面摸排也同步進行。截至8月底,全國各級民政部門開展了至少兩輪的摸排,累計排查養老服務機構和場所27萬個,梳理出950家存在風險隱患點的機構和場所,其中還包括576家未經登記但從事養老服務經營活動或者以養老服務名義開展活動的“黑機構”。

  李邦華説,按照風險隱患等級,各級民政部門建立了“紅橙黃”風險隱患管控名單,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按照“一案一策”的要求開展集中整治。目前950家存在風險隱患的機構和場所,累計取締關停510家,立案81家,判決48家,移交相關部門處置91家,其餘的也都在甄別和調查中。

  下一步,民政部除了建立常態化的監管機制,加強預警監測和協同處置,還將聚焦風險隱患突出問題,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規範養老機構收取預付費的相關舉措,守護好老百姓的養老錢,讓老年人養老服務更加安全、更加安心。

  擴大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範圍

  詹成付介紹,這10年,是社會組織發展最快的10年。“目前,我們已經登記的社會組織是90萬個,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社會組織的兩萬倍,是改革開放初期社會組織數量的150倍。”

  詹成付還透露了幾組數字。我國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目前已經超過1萬個。2020年,我國慈善捐贈額突破2000億元,較2012年增長155%。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類社會組織和慈善力量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實施扶貧項目初步統計是9.2萬多個,引導投入各類資金1245億元。目前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佔全國養老機構的44.7%,“這個數量是很大的,切實滿足了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

  針對近年來社會關注的婚俗改革,詹成付介紹,民政部于2021年4月、9月分兩批次在全國確立了32個婚俗改革實驗區,目前來看,各個實驗區開展的改革工作確有成效,最突出的是各個實驗區的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得到有力遏制。

  “從民政工作角度看,婚姻改革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最近這兩年我們推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在7個省進行改革試點。下一步將積極推進擴大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範圍,讓更多群眾受益。”詹成付説。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