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關愛銀發低頭族:老人沉迷手機 易埋健康隱患

2022-08-30 14:56:00
來源:今晚報
字號

  關愛銀發低頭族

  老年病科醫師根據接診病例總結特點作出提示

  老人沉迷手機 易埋健康隱患

  日前,本版刊發了題為《“銀發低頭族”被手機“綁架”》《老人緣何把手機當“親人”?》兩篇報道,在老年人群中引發共鳴。市中研附院老年病科江玲玲醫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少老年人因為沉迷于手機,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老年人頻頻看手機,對眼睛、頸腰椎的傷害更大,甚至有的老年人熬夜玩手機,因此住進了醫院。

  易引發頸椎病腦卒中

  “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長期埋頭彎腰會對頸椎、腰椎等産生不好的影響。而老年人長時間玩手機,會加速頸椎的退變。”江玲玲告訴記者,在她接診時發現,很多老年人頸椎病、腦卒中的誘因是長時間玩手機所致,應該引起老人和子女的重視。江玲玲介紹,頭部處於低頭位看手機時,頸部後側肌肉為了維持低頭位的姿勢處於緊張狀態,頭越低肌肉受到牽拉力量越大。如果低頭時間不斷增長,反覆造成頸部肌肉損傷,頸椎曲度會隨之改變,後續更會産生一系列病理反應。頸椎病人會相應出現頸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部及上肢疼痛症狀,嚴重的會出現四肢麻木、無力,甚至不同程度的癱瘓。長時間熬夜看手機的老年人,還會因為缺乏睡眠加重高血壓、血液黏稠,進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玩手機最好每隔1小時放鬆一下身體,儘量走出去活動活動身體,不要沉浸在手機的虛擬世界裏。

  視力下降引發黃斑病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近些年,老年人眼睛出現疾病的現象也在不斷增多,這也和長時間盯著手機有直接的關係。“老年人捨不得用電,到晚上經常關上燈看手機,這對眼睛的傷害非常大。”江玲玲説,在漆黑的房間里長時間盯著手機,手機發出的光線會讓眼部肌肉疲勞,影響聚焦能力,導致視力模糊。最初可能只是暫時的視覺疲勞,但長此以往會變成永久性的,最終導致近視,甚至有可能導致散光。而且長時間近距離盯著手機螢幕,睫狀肌得不到休息,就會加重眼睛負擔。

  另外,老年人是黃斑病高發人群,病情嚴重的會致盲,手機螢幕散發的藍光是短波光,穿透力強,不容易被吸收,眼睛長期接受大量藍光照射,會引起黃斑損傷。黃斑受損,會造成嚴重的視力損失,甚至失明。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老年人玩手機的時間比年輕人還要長,甚至有多位老人因此住進了醫院。市民趙先生的父親因為經常看手機導致視疲勞,揉眼睛時把視網膜揉掉了。“讓人生氣的是,我父親還不吸取教訓,做完眼睛手術以後繼續玩手機,被家裏人看到了,他就把手機放下,等沒人的時候繼續玩,真是管不了啊!”趙先生無奈地説。

  江玲玲建議,老年人儘量減少玩手機的時間,更不要在黑暗的環境中玩手機。若出現眼部不適,一定要及早就醫。

  老人社交障礙不容忽視

  第49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末,在我國10.32億網民中,50歲以上的佔26.8%,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網民規模已達1.19億之多,佔整體的11.5%。老年網民最常用的是即時通信(如微信)和網路視頻等應用。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許多老年人癡迷于手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可以拉近與孩子、朋友間的距離,另一個是可以通過手機了解到很多新鮮事物,感覺自己不會被社會“淘汰”。

  “老年人退休後,生活重心從工作崗位轉移到家庭生活中,空閒時間多了,生活空間變化會引發孤獨感,他們的心裏依然渴望參與人際交往、社交活動。”江玲玲説,網際網路可以幫助老年人彌補因行動不便帶來的社交困難,維持、拓展社交網路,用好網路還可以緩解孤獨、抑鬱等消極情緒反應。但是,當老年人沉迷其中時就會發生一系列不良影響。老年人年齡越大,社交圈子就會越來越小,長時間沉迷于手機會導致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造成社交障礙、手機成癮等心理疾病。當發現老人與家人説話聊天的時間、“走出去”的時間越來越少,和陌生人溝通越來越困難時,子女應當引起重視。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