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雲南省著力打造“中國牛都”:肉牛産業 犇起來

2022-08-23 10:5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雲南省著力打造“中國牛都”——

  肉牛産業 犇起來

  優勢

  雲南有飼草保留面積985萬畝 通過國家畜禽資源審定的雲南地方黃牛品種有6個 已獲批的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有5個,居全國首位。

  目標

  到2025年——雲南省肉牛出欄400萬頭以上綜合産值1600億元以上。

  打造成“中國牛都”、中國南方重要的肉牛生産基地和高端牛肉供應基地。

  措施

  先後印發《雲南省支援肉牛産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獎補資金申報指南的通知》和《2022年肉牛增量提質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每年推廣種植全株青貯玉米150萬畝、冬閒田種草50萬畝,秸稈飼料化利用780萬噸。

  完善良種繁育推廣體系,構建雲嶺牛、西門塔爾、短角牛等肉牛品種的三級繁育體系,每年改良肉牛100萬頭。

  建設一批存欄100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示範場

  帶動培育一批存欄100頭以上的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家庭農(牧)場。

  肉牛産業是我國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發展節糧型畜牧業的主導産業。長期以來,我國牛肉産量無法滿足我國牛肉消費量,中國肉牛産業供小于求,面對這一發展窗口期,多省市都提出將肉牛産業打造成為拳頭産業。

  近年來,雲南憑藉自身優勢,牢牢抓住飼草、能繁母牛兩大關鍵,産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雲南有飼草保留面積985萬畝,可供肉牛食用的農作物秸稈等飼料豐富。站在已有的産業發展基礎上,雲南肉牛産業有了更遠大的目標。《雲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雲南省肉牛出欄400萬頭以上,牛肉産量50萬噸以上,綜合産值1600億元以上,將雲南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肉牛種業創新高地和綠色養殖、屠宰加工基地,打造享譽國內外的“中國牛都”。

  抓住關鍵 壯大全省肉牛産業

  肉牛養殖是雲南省傳統畜牧業中的優勢産業。目前,通過國家畜禽資源審定的雲南地方黃牛品種有6個,已獲批的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有西門塔爾國家核心育種場、短角牛國家核心育種場、文山高峰牛國家核心育種場、騰衝檳榔江水牛核心育種場和雲嶺牛國家核心育種場5個,居全國首位。

  近日,記者來到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耿馬鎮團結村紅土坡組,還未進村就聽到了牛叫聲。村裏66戶300多人養了626頭肉牛,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從事肉牛養殖,肉牛養殖已經成為村民致富的支柱産業。該村致富帶頭人楊光明説:“現在養牛賺錢,在臨滄養牛有保障,今後還會帶領村民養更多的牛。”楊光明所説的“保障”,是養牛行業裏的飼草資源。如果能在當地解決飼草問題,就能在養殖環節省下一大筆開支。

  耿馬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耿馬縣可利用草原達48.35萬畝,主要種植皇竹草、臂形草等1.06萬畝、甘蔗38.89萬畝。飼草飼料、作物秸稈産量達151.65萬噸,省了長途購買飼草的成本,吸引了部分肉牛養殖項目落地耿馬。

  從礦産開採行業轉身畜牧業,耿馬新大康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鐵懷深有體會:“除了肉牛産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們還看中了當地的甘蔗資源。全縣12萬人幾乎都種甘蔗,甘蔗梢不僅營養豐富,還是冬春枯草期大宗優質的青綠飼料。”

  近年來,臨滄市憑藉得天獨厚的飼草資源、光熱條件、養殖基礎等優勢,肉牛産業不斷壯大。臨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肉牛産業發展,確定發展百億級肉牛産業目標。到2025年,實現出欄肉牛50萬頭,綜合産值達100億元以上。

  除了飼草,能繁母牛也是養好牛的核心關鍵。

  這幾天,雲縣羅光英養牛場負責人羅光英很高興,自家種植的牧草長勢良好,母牛也陸續産下了牛犢。“從30頭髮展到120頭牛,自繁自養模式是家庭養殖場發展壯大的主要原因。”羅光英信心滿滿。如今,雲南省肉牛養殖大縣、規模以上企業、養殖大戶都深諳能繁母牛的重要性。

  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是雲南省唯一的“一縣一業”肉牛産業示範縣,雲南省尋甸縣現代農業産業園是雲南省2021年唯一一個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的現代農業産業園。目前,該縣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單體、最大養殖規模的標準化、設施化肉牛飼養示範牧場——鳳合示範牧場,項目一期佔地面積960畝,設計存欄1.2萬頭肉(奶)牛;曲靖市努力構建從良種繁育、標準化育肥到精深加工的肉牛全産業鏈發展模式,著力壯大肉牛産業,預計到2025年全市出欄肉牛80萬頭,實現産值66億元。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省委、省政府把肉牛産業作為打造“綠色食品牌”重點産業之一,加快扶持發展。2020年,省政府印發了《支援肉牛産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出臺了支援優質育齡母牛擴群增量、全株青貯玉米推廣應用等9大措施,先後引進一批國際知名龍頭企業,有力推動了全省肉牛産業加快發展。

  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數據顯示,2021年,全省牛年末存欄871.0萬頭,比2012年增長15.0%,年均增長1.6%;全年牛出欄345.2萬頭,比2012年增長23.7%,年均增長2.4%;牛肉産量42.0萬噸,比2012年增長31.7%,年均增長3.1%。今年上半年末,牛存欄792.39萬頭,同比增長1.6%;出欄151.83萬頭,同比增長5.8%;牛肉産量18.21萬噸,同比增長4.9%。

  瞄準短板 破解難題謀發展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肉牛産業發展,農業農村部先後出臺《推進肉牛肉羊生産發展五年行動方案》《全國肉牛遺傳改良計劃》等多項政策,大力支援肉牛産業發展。

  《雲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發展規劃》《雲南省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雲南“十四五”畜牧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給雲南省肉牛産業發展指明瞭目標和方向——把雲南打造成“中國牛都”、中國南方重要的肉牛生産基地和高端牛肉供應基地。錨定這些目標,雲南還有一段路要走,仍面臨良種覆蓋率低、散養比例高、飼草料缺口大、屠宰加工産品競爭力弱等短板問題。

  隨著行業龍頭企業、規模以上企業紛紛落戶雲南,飼草爭奪戰在雲南悄然打響。不是每個州市都和臨滄市一樣擁有豐富的飼草資源,不少地區已經出現飼草區域性短缺的問題,如何平抑飼養成本成為眼下行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飼草緊缺問題,“十四五”期間,雲南省將大力推廣全株青貯、秸稈加工等實用技術,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率。每年推廣種植全株青貯玉米150萬畝、冬閒田種草50萬畝,秸稈飼料化利用780萬噸,保障優質粗飼草料需求。

  如何幫助農戶養好産肉率高的肉牛?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借力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資源和技術,深入開展全縣肉牛産業發展摸底調研,理清西盟肉牛的現狀和短板。聚焦規模化程度低、品種選擇單一和飼養管理水準低等一系列問題,西盟縣開展了肉牛産業科技攻關、探索研究肉牛産業發展思路與技術路線、細化完善肉牛行業産品品質標準、制定出臺肉牛品種選擇和飼養管理等方面的一整套技術方案,取得了一定經驗和成效。

  “2020年12月,我看著寨子裏有人西門塔爾牛養得好,長得又快又大。自己試養後,才5個多月大的小牛犢就能賣到1萬元。在擴大養殖規模時,縣裏的扶貧開發投資公司又幫我解決了資金問題,我對今後的養殖充滿了希望。”動梭鎮秧洛村六組村民扎藥説。

  “十四五”期間,針對肉牛良種覆蓋率低的問題,雲南省將不斷完善良種繁育推廣體系。構建雲嶺牛、西門塔爾、短角牛等肉牛品種的核心育種、集中擴繁、雜交推廣三級繁育體系,每年改良肉牛100萬頭,確保全省肉牛良種穩定供應。

  針對散養比例高的問題,雲南省將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在全省範圍建設一批存欄100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示範場,帶動培育一批存欄100頭以上的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家庭農(牧)場。在昆明、曲靖、昭通、保山、普洱建設一批存欄10萬頭牛基地縣、萬頭肉牛示範鄉和千頭肉牛專業村創新技術服務和利益聯結機制,推廣應用智慧牧場管理追溯系統,全面提升標準化規模生産水準。

  針對屠宰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卡脖子問題,雲南省將著力建設好屠宰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體系,持續深化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在保山、普洱、臨滄等州市建設肉牛屠宰場和精深加工廠,配套完善冷鏈物流,推進肉牛屠宰加工轉型升級。提高中高端牛肉産品比重,構建多元産品流通網路,全面提升牛肉産品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力爭到2025年,全省肉牛規模化養殖比重達50%以上,牛肉産量穩定在50萬噸左右,肉牛産業産值達1200億元以上,把雲南建成全國重要的高端牛肉生産基地。

  強化保障 打造千億産業

  找準發展肉牛産業的優勢,及時補足短板,雲南省欲將肉牛打造成為千億産業。政府投入真金白銀,産業步入提速期。

  去年,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印發了《雲南省支援肉牛産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獎補資金申報指南的通知》,支援各地發展肉牛産業,以2019年為基數年,對每年新增肉牛存欄3萬頭以上、排名前三位的縣(市、區),省財政每年給予獎補500萬元;支援引進國外優質育齡母牛獎補,按照每頭1000元給予一次性獎補。並對在省內登記註冊的肉牛(奶牛)養殖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收儲青貯飼料給予相應獎補。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印發《2022年肉牛增量提質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採取“先增後補、見犢補母”的方式,實行基礎母牛存欄定主體新增犢牛數量定資金,原則上每頭不超過1500元。通過增量提質行動,使項目區養殖場(戶)飼養母牛積極性大幅提高,新增犢母牛數量明顯增加,力爭到2025年項目縣基礎母牛存欄數增幅達到40%,肉牛産業發展架子牛供給不足問題逐步緩解。

  走進上海鵬欣集團耿馬鴻富欣牧業有限公司動撒牧場,空氣中飄蕩著青儲飼料的酸味,在一連片覆著灰色彩鋼瓦的標準化牛棚裏,牛兒們都被合理規劃有了自己的“家”。“這裡是鵬欣集團在臨滄市首個開工建設的肉牛養殖示範項目,設計總存欄8500頭,年可出欄4500頭犢牛。目前集團農業板塊肉牛産業在臨滄已投産運營牧場3座,計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在永德縣實現30萬頭的養殖規模。永德縣永康現代肉牛養殖示範園項目規劃建設年存欄能繁母牛3萬頭、年産犢牛2.96萬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集約化肉牛繁育場,臨滄市也將成為全省肉牛規模化養殖程度最高的州市。”鵬欣集團臨滄肉牛項目負責人説。

  自2020年8月18日雲南省有關部門和州市政府與上海鵬欣(集團)有限公司在昆明簽署打造千億級肉牛産業相關合作協議以來,佈局跨境肉牛産業,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進口引進乳肉兼用偏肉型的優質有胎青年母牛。通過“公司+合作社+服務+政府”的聯動方式,在昆明、臨滄、保山、德宏、普洱等地進行産業佈局。

  行業龍頭落地雲南,正是看中了雲南豐富的資源;全面佈局雲南,也體現出雲南各地營商環境的提升。“市農業農村局專門成立了‘牛辦’為鵬欣落地做好服務工作,在雲縣的項目也主動協調好場地,將原有啤酒廠稍作整修後,企業就能進場,大大降低企業項目落地時的成本。”臨滄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肉牛主産區逐漸從中原優勢區轉移到東北、西北、西南等優勢地區。具體分區域來看,西部地區(西南、西北)肉牛養殖産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與中原地區和東北地區相比,西部地區更接近人口多、牛肉消費量大的南方,其肉牛養殖産業發展優勢開始凸顯。雲南將牢牢抓住窗口期大力佈局肉牛産業,打造“中國牛都”底氣十足。(記者 王淑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