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黃浦推出“三十六策”重振經濟

2022-06-01 12:43:00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字號

  上海黃浦區日前審議通過《黃浦區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以下簡稱黃浦恢復重振“三十六策”),從10個方面提出36項具體舉措,圍繞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的政策目標,對市場主體關心的復工復産、降本減負、穩崗用工、金融支援、産業紓困等方面分類施策,精準幫扶企業,努力推動經濟活動有序恢復、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積極重振經濟發展。

  “三十六策”著力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發展,統籌政府服務支援和市場活力激發,統籌重點産業重振和新興動能加快發展,持續凸顯市場主體的關鍵性作用,在全面落實國家、市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再加碼,打出有溫度、有力度的政策組合拳。

  在普惠性的紓困扶持措施方面。將落實稅費險金緩繳減免,減免國有房屋租金,對符合條件的非國有房屋租金減免進行補貼,加大援企穩崗和就業培訓補貼力度;同時,加強企業員工返崗、物流保障、上下游銜接,推動商貿企業有序復商復市和支援文旅行業復工復産等。

  在推動高端服務業産業體系全面恢復重振方面。將加大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優化消費類金融産品;並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提振消費活力,促進文化旅遊消費,加快商業結構調整和商圈改造升級。

  在穩定市場預期方面,通過穩外貿、擴投資、促消費、優服務等手段提振市場信心,恢復經濟社會秩序;還將通過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全力推動在建項目復工、加快新項目開工,通過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探索REITs等拓展建設資金來源,繼續做好招商穩商和企業服務工作,通過擴大政府採購份額支援中小企業發展。

  在保障政策落地落實措施方面,記者了解到,黃浦區將借力“大走訪、大排查”,完善綜合協調、問題處置、跟蹤督辦工作機制,進一步為企業排憂解難,切實提高政策實效。

  首先是推進産業系統性恢復,明確金融機構和要素市場、商貿流通和文化旅遊、專業服務、科創服務、健康服務業全面恢復重振的工作要求和路徑指引,支援困難行業渡過難關,助推各行業加快發展。

  二是重點幫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通過減稅費、緩期限、降成本、增信貸等所有措施,切實減輕中小微市場主體負擔。通過增加中小微政府採購份額、加大中小企業專項支援力度提振中小微主體發展信心。著力發揮政策工具的最大效用,保住市場主體,守住經濟民生。

  三是加大穩崗促就業力度,進一步對就業相關政策“擴容、提質、加力”,細化落實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的補貼政策,通過穩崗補貼、培訓補貼、就業補貼,鼓勵企業擴大就業規模,以更大的力度推動應屆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實現充分就業。

  四是財政引導金融支援實體經濟,聯合八家銀行籌備200億“黃浦區中小微企業紓困信貸專項額度”,設立“金易融”便利融資支援方案,擴大針對科創企業的黃浦“科易貸”金融方案覆蓋範圍,繼續用好“企業貸”政策擔保支援工具,引導幫助企業通過“外灘融易行”獲得信用融資支援,爭取以貼息貼費等方式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撬動更多金融要素支援中小微企業恢復發展。(李治國 通訊員 范沁毅)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