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時評:打造縣城發展“加速度” 走進城鎮化建設春天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郡縣治,天下安,建設縣城意義重大。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從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係國家的興衰安危。《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打造縣城發展“加速度”,走進城鎮化建設春天。
打造縣城發展“加速度”,時代要求人民呼喚。縣城是中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底,中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1億人,縣城及縣級市城區人口占全國城鎮常住人口的近30%。縣城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縣城建設有利於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有利於輻射帶動鄉村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有利於強化縣城與鄰近城市的銜接配合;縣城建設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縣城發展有利於擴大當期有效投資和居民消費,開拓新的巨大投資消費空間;縣城建設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縣城發展産業擴大縣城就業崗位,健全市政公用設施,有利於提升縣城人居環境品質。當前,中國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發展階段,今後一段時期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窗口期。縣城位於“城尾鄉頭”,是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天然載體。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3000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牢固,強勁,就能國家基礎穩定,就能釋放出促進時代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打破各種發展桎梏,走進城鎮化建設春天。《意見》要求,全面落實取消縣城落戶限制政策,全面落實企業為農民工繳納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費的責任,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援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意見》提出,支援位於城市群和都市圈範圍內的縣城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展,發展成為與鄰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産業配套的衛星縣城;《意見》明確,結合城鎮發展變化態勢,推動人口流失縣城嚴控城鎮建設用地增量、盤活存量,有序引導人口向鄰近的經濟發展優勢區域轉移,支援有條件的資源枯竭縣城培育接續替代産業。《意見》指出,建立集約高效的建設用地利用機制,加強存量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縣城建設正常用地需求,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等。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必然促進縣城建設形成新思路,新發展。縣城建設促進鄉村振興,帶動城鎮化,我國城鎮化建設必然春風得意馬蹄疾,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春天。
縣城閃光眾星捧月,現代化進程景色燦爛。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順應縣城人口流動變化趨勢;科學把握功能定位,分類引導縣城發展方向;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産業,穩定擴大縣城就業崗位;完善市政設施體系,夯實縣城運作基礎支撐;強化公共服務供給,增進縣城民生福祉;加強歷史文化和生態保護,提升縣城人居環境品質;提高縣城輻射帶動鄉村能力,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縣城建設提供政策保障。我們堅信,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縣城必然走來,縣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上必然星光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