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會後看發展】洛南:讓美麗縣城有“裏”有“面”,人民生活有滋有味
商洛新聞網訊:城市建設關乎城市形象,更關係群眾的生活品質。今年以來,洛南縣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準,推進城市更新,努力讓城市環境更加優美,城市管理更有溫度,城市安全更有保障,不斷滿足群眾對高品質城市生活的需要,讓美麗洛南有“裏”更有“面”。
漫步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滿眼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畫卷徐徐展開,一個個小而美的“口袋公園”綠意盎然、暗香浮動,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休閒遊玩,享受明媚時光。
“每次回來變化都非常大,這次回來感覺很多地方都大變樣了。”市民宋儀説,她覺得洛南越來越好了,口袋公園快成為了附近居民每天打卡的幸福一角。
小小“口袋”裏,滿滿幸福感。2022年,洛南縣在城區實施了西寺社區、西街社區廣場路、西新街北段、尤河橋、陵園路5處口袋公園建設項目,不僅增加了城區綠地面積,還改善了城區節點形象,為市民提供了休閒遊憩場所,城區部分區域實現了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
與此同時,一年來,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背街小巷修整一新,綠城花海點綴生活……身邊的改變在悄然發生;這一年來,洛南人的朋友圈裏更是“美圖”頻現,每一張美圖的背後都描繪著美好藍圖。
82歲的市民陳廷華説:“以前這裡的沿河步道和臨街人行道,亂搭亂建的現象十分普遍,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不便。改造提升後,洛南縣城變化非常大,它還是我們熟悉的洛南,但又不一樣!道路更加平坦,環境更加優美,讓人居住起來更加舒適和便利。”採訪中,陳廷華不斷地誇讚洛南城市改造提升工作開展來的成效。
據洛南縣老城區地下綜合項目管理處副處長梅治平介紹,洛南縣老城區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通過3P模式融資2.42億元,對老城區八縱八橫16條道路的地下雨水、污水管網和7.15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進行改造提升,同步對供水、供氣、供暖管道進行擴容改造,並完成了16條道路的人行道綠化亮化工程,徹底改變了老城區道路等級低,破損嚴重,通行不暢以及空中線纜混亂的問題,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美好的生活環境。
洛南縣住建局副局長樊鵬説:“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洛南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一都四區”的戰略部署,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兩拆一提升活動,截至目前,共拆除違法違章建築447處2300余平米,拆除亂搭亂建、壞廣告13000余塊,利用拆除的空間建設口袋公園7處,以此滿足市民對健身活動的場地需求。”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洛南縣投資1.8億元,建成櫻花路、華陽大道,東風路等三條道路;投資3000余萬元新建建設橋,改造西寺橋,寧洛橋等三處橋梁,刷新五座橋梁;投資8000余萬元建設縣河兩岸的人行廊道,工程2.4公里,改變了城區市民出行散步不暢的問題;實施了新城道路白改黑四條,總長5.3公里;投資2000余萬元實施了沿街建築的立面改造和門頭牌匾改造;投資200余萬元,實施綠化亮化工程,在實施老城綜合改造的基礎上,加大了城市綠化亮化的投入,形成了一街一景,城市的夜景和全景風貌有了大的改變。
下一步,洛南縣將深入貫徹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用心謀劃完善城市規劃體系,用情補齊城市設計短板,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