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保障就醫需求,上海大型醫院全力恢復診療服務

2022-04-29 12:37:00
來源:文匯報
字號

  “在當下這個特殊時刻,能順利接受肝移植手術,真是太好了!”4月27日晚10時許,在歷經5個多小時的肝臟移植手術後,患者姚女士安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監護室。這是4月以來中山醫院完成的第8例肝移植手術。

  記者昨天獲悉,為切實解決群眾就醫需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計劃在“五一”後全面恢復所有類型門診服務,住院診療服務也將在下周陸續全面恢復。另據了解,瑞金醫院、同濟醫院目前已全面恢復醫療服務。仁濟醫院也表示,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醫院“不打烊”。

  守住“生命堡壘”,疫情下醫療救治不停歇

  姚女士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已有10餘年,今年3月中旬因“嘔血、黑便”就診于外院,考慮到她有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外院予以手術套扎治療,術後雖出血情況得以控制,但陸續出現了腹脹、腳腫等肝硬化並發癥。為尋求進一步診治,姚女士來到中山醫院肝外科周儉教授門診就診。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指導下,經心內科錢菊英教授會診評估心臟功能,肝外科多學科團隊討論後建議患者進行肝臟移植手術。

  4月26日,成功匹配到肝源的好消息傳來。4月27日一早,姚女士匹配到的供肝被順利獲取,並及時運輸到中山醫院肝外科手術室。當天下午4時許,由樊嘉院士、周儉教授帶領的肝移植團隊在手術室進行肝移植手術。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保障患者救治,是公立醫院應有的職責與擔當。”樊嘉院士介紹,疫情期間中山醫院門急診、手術等醫療救治工作從未停歇,醫院4月單日最高手術量超過110台,單日門診量峰值超1萬,普通門診及普通專家門診目前均已正常開展。

  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山醫院急診始終保持高位運作。近兩月,急診多次單日接診量超1000,較平日上升42.85%;救護車單日接診多次超100輛,較平日上升68.33%;搶救室患者多日突破160人,較平日上升23.07%。

  “大師級”醫生手術同期進行,各科開足馬力“應治盡治”

  在瑞金醫院,各項診療服務也在高效、有序推進中。“石阿姨,醒醒哦!心臟手術做完啦!”4月26日下午4時半,43歲的石阿姨在心外監護室醫生的呼喚中睜開了眼睛,迎來“修心術”後的新生。當天,瑞金醫院手術室裏,同期進行著多臺大型手術:上午9時,胃腸外科專家朱正綱教授準時進入手術室,等待他的是一位IV期胃癌患者;另一間手術室,彭承宏教授正在為胰腺癌中晚期患者實施“胰腺全切術+全胃切除術+門靜脈切除重建術”,這是他當天3台“大刀”中的第一台……這天下午5時,各類手術已達31台,幾乎涉及所有外科科室。

  疫情期間,無論是一天4台的器官移植術,還是“沒有核酸報告”的緊急手術,瑞金醫院手術救人節奏從未暫停。“前陣子我們一直在消化‘積壓’手術,如今已開始開展新患者手術,這樣也能進一步減輕急診壓力。”普外科鄭民華教授説。

  此輪疫情發生以來,瑞金醫院門診(含網際網路門診)43個診療科目始終正常開診。尤其從4月中旬起,出診專家越來越多,包括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委瞿介明教授、淋巴瘤專家趙維蒞教授等都在列。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表示,為解決百姓就醫困難,瑞金醫院已于4月26日全面恢復醫療業務,“希望以我們的實際行動,真正為上海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展現瑞金人在疫情中的責任擔當與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決心和能力。”

  “在當下這個特殊時刻,能順利接受肝移植手術,真是太好了!”4月27日晚10時許,在歷經5個多小時的肝臟移植手術後,患者姚女士安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監護室。這是4月以來中山醫院完成的第8例肝移植手術。

  記者昨天獲悉,為切實解決群眾就醫需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計劃在“五一”後全面恢復所有類型門診服務,住院診療服務也將在下周陸續全面恢復。另據了解,瑞金醫院、同濟醫院目前已全面恢復醫療服務。仁濟醫院也表示,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醫院“不打烊”。

  守住“生命堡壘”,疫情下醫療救治不停歇

  姚女士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已有10餘年,今年3月中旬因“嘔血、黑便”就診于外院,考慮到她有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外院予以手術套扎治療,術後雖出血情況得以控制,但陸續出現了腹脹、腳腫等肝硬化並發癥。為尋求進一步診治,姚女士來到中山醫院肝外科周儉教授門診就診。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指導下,經心內科錢菊英教授會診評估心臟功能,肝外科多學科團隊討論後建議患者進行肝臟移植手術。

  4月26日,成功匹配到肝源的好消息傳來。4月27日一早,姚女士匹配到的供肝被順利獲取,並及時運輸到中山醫院肝外科手術室。當天下午4時許,由樊嘉院士、周儉教授帶領的肝移植團隊在手術室進行肝移植手術。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保障患者救治,是公立醫院應有的職責與擔當。”樊嘉院士介紹,疫情期間中山醫院門急診、手術等醫療救治工作從未停歇,醫院4月單日最高手術量超過110台,單日門診量峰值超1萬,普通門診及普通專家門診目前均已正常開展。

  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山醫院急診始終保持高位運作。近兩月,急診多次單日接診量超1000,較平日上升42.85%;救護車單日接診多次超100輛,較平日上升68.33%;搶救室患者多日突破160人,較平日上升23.07%。

  “大師級”醫生手術同期進行,各科開足馬力“應治盡治”

  在瑞金醫院,各項診療服務也在高效、有序推進中。“石阿姨,醒醒哦!心臟手術做完啦!”4月26日下午4時半,43歲的石阿姨在心外監護室醫生的呼喚中睜開了眼睛,迎來“修心術”後的新生。當天,瑞金醫院手術室裏,同期進行著多臺大型手術:上午9時,胃腸外科專家朱正綱教授準時進入手術室,等待他的是一位IV期胃癌患者;另一間手術室,彭承宏教授正在為胰腺癌中晚期患者實施“胰腺全切術+全胃切除術+門靜脈切除重建術”,這是他當天3台“大刀”中的第一台……這天下午5時,各類手術已達31台,幾乎涉及所有外科科室。

  疫情期間,無論是一天4台的器官移植術,還是“沒有核酸報告”的緊急手術,瑞金醫院手術救人節奏從未暫停。“前陣子我們一直在消化‘積壓’手術,如今已開始開展新患者手術,這樣也能進一步減輕急診壓力。”普外科鄭民華教授説。

  此輪疫情發生以來,瑞金醫院門診(含網際網路門診)43個診療科目始終正常開診。尤其從4月中旬起,出診專家越來越多,包括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委瞿介明教授、淋巴瘤專家趙維蒞教授等都在列。中國工程院院士、瑞金醫院院長寧光表示,為解決百姓就醫困難,瑞金醫院已于4月26日全面恢復醫療業務,“希望以我們的實際行動,真正為上海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展現瑞金人在疫情中的責任擔當與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決心和能力。”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