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機器聲響起,上海龍頭企業全力以“復”——上海重點企業復工復産一線直擊

2022-04-29 12:36:00
來源:文匯報
字號

  “久違的機器聲終於再次響起。為了這次開工,有些員工連覺都睡不著呢!”聽到熟悉的機械運轉,上海新材料領域的知名企業金髮科技公司生産部部長顧建難掩內心的激動。

  的確,復工復産是上海這座城市在當下展現韌性與決心的一種重要方式。戰“疫”不停步,復工不拖延。根據當前防控形勢,以及中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海正分類分批推動部分領域具備條件的重點企業復工復産,特別是以一些行業龍頭和代表性企業為牽引,以點帶“鏈”有序帶動全産業鏈協同恢復。

  採訪中,記者發現,復工的企業在防控、後勤、供應鏈等方面的保障正逐步完善到位,並做出應對措施。可以説,當2000多萬市民為了抗疫承受不便和壓力、作出犧牲與貢獻的同時,重點企業也在生産戰線上呼應著全市的這份協力同心。

  聽到熟悉的機器聲,真是開心

  “一直期盼著疫情消退,可以早日恢復生産。聽著熟悉的機器聲,真是開心。”顧建告訴記者,作為防疫材料生産保供單位,他們公司正在搶抓時間,全力以赴趕生産。其實,在4月1日浦西封控之前,金髮就利用公司有配套人才公寓的優勢,將員工召回居住,做好後勤保障。目前,共有530多名員工住在公司,約佔員工總數的80%,可以保證封閉式生産運營。

  在臨港新片區,上汽集團的流水線也已運轉起來。上汽乘用車公司上周開啟了復工復産壓力測試,首臺車于4月19日下線。截至目前,已有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4個品牌的700余輛整車陸續下線,以滿足國內及出口的訂單需求。

  同樣正打算全力以“復”的,還包括大型船廠。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這幾天正拉開復工復産的序幕。該公司制定了詳細的復工復産壓力測試方案,建立“白名單”管理機制,因地制宜制定人員返崗策略。

  事實上,對有些大型龍頭企業來説,此次疫情期間,他們的生産線一直沒有停過。

  中國寶武旗下寶鋼股份透露,過去一個多月來,他們克服困難,保持了防控和經營“兩不誤”。4月上半月,寶鋼股份圓滿完成鐵、鋼正常生産計劃,寶山基地重要作業線有效運作率達94.69%。類似的,作為國內能源裝備龍頭,上海電氣集團旗下38家重點企業保持正常運作,近4000名員工堅守崗位閉環生産。

  此外,滬上金融機構也在全力保障金融鏈條暢通。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設置了6個值守點、115名員工駐行工作,3月以來為小微企業審批、發放貸款近1500戶。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張江科技支行組建了16人的守“滬”先鋒隊,在連續封閉式駐守的一個多月裏,不僅服務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資金募集,還落地了21筆普惠貸款投放。

  小網格強管理,力爭防控無死角

  網格化管理——這是許多龍頭企業在推動復工中推行的理念,其中的關鍵就是精準、細緻、落實。

  根據上海電氣集團黨委的決策部署,該集團旗下核電集團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管理人員下沉一線,分設防控、生活、生産等工作專班,並在核電封閉區落地“兩強化、兩細化”的防疫要求,也就是強化入口管理,強化人員流動管控,細化疫情應急處置,細化物流管控,以確保防疫工作無死角。

  面對疫情,寶鋼在對關鍵崗位進行梳理後,按“劃小單元、減少交叉”原則,將各區域劃成最小單元,建立專班。專班實施“兩班兩運轉”的24小時值守生産模式,實施網格化封閉管理,精細劃定員工的活動區域、行走路線、交接班流程、生産異常處置等,有效避免不同網格化區域之間的人員流動。

  江南造船在壓力測試期間,按照規定人員、規定時間、規定動作、規定路線、規定入口的要求進行管理。同時,廠區被劃分為四區域、百點位,分區分點位加以管控。員工上下班實行點對點交通,每天出門前都要進行抗原檢測,要求第一時間提交結果,無異常才能出門。另外,廠區內還設置4個核酸點位,每兩天完成一輪全員檢測。

  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在壓力測試前就制定了防疫防控、健康篩查、閉環管理等一系列方案,組建安全、消殺、核酸等8個專業小組,細化多個疫情防控相關體系流程,將防疫要求落實、落細。以消殺為例,上汽臨港基地成立了消殺專項小組,對生産、物料、生活等各區域進行網格化管理和無死角消殺。

  多方籌措“糧草”,力推數字轉型

  特殊時期,復工復産面臨人員、物料、管理等多方面挑戰,全市各行業龍頭企業在此時展現出應變力,各施所長,力爭在各種短板和壓力之下,盡可能多地恢復産能。

  工廠難為“無米之炊”,供應鏈安全在當下極具挑戰性。寶鋼股份圍繞進口鐵礦石轉机計劃和保供方案進行重點策劃,還根據各地疫情發展情況,以確保10天的原輔料庫存為底線,每天進行資源滾動協調。3月底至今,寶山基地原料進廠量保持穩定,有力保障了生産的穩定順行。上海臨港基地排摸了近400家供應商,對他們的産能、庫存、原材料等作全面摸底,密切關注下級供應商的人員和生産動態等,盡可能協助支援下級供應商加快流程推進、防疫復産工作。

  具體生産中,數字化手段的應用,是應對當下防控形勢的一個重要方面。寶鋼積極利用此前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積累的能力和成果,為抗疫和生産保駕護航。“一鍵煉鋼”“黑燈工廠”、無人化倉庫、無人化鐵水運輸系統等智慧製造設備,在特殊時期體現了價值;另外,企業內部的900多套工業機器人也“奮鬥”在搬運、貼標、打捆、上料、取樣、檢測等各個工序環節。

  上海電氣旗下核電集團也在最大程度整合內外資源的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保證生産經營不中斷。一方面,員工在現場實施輪班作業,另一方面,客戶線上上進行視頻見證,由此,該公司在制的國家重大核能項目實現了連續生産、連續試驗,為按期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久違的機器聲終於再次響起。為了這次開工,有些員工連覺都睡不著呢!”聽到熟悉的機械運轉,上海新材料領域的知名企業金髮科技公司生産部部長顧建難掩內心的激動。

  的確,復工復産是上海這座城市在當下展現韌性與決心的一種重要方式。戰“疫”不停步,復工不拖延。根據當前防控形勢,以及中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海正分類分批推動部分領域具備條件的重點企業復工復産,特別是以一些行業龍頭和代表性企業為牽引,以點帶“鏈”有序帶動全産業鏈協同恢復。

  採訪中,記者發現,復工的企業在防控、後勤、供應鏈等方面的保障正逐步完善到位,並做出應對措施。可以説,當2000多萬市民為了抗疫承受不便和壓力、作出犧牲與貢獻的同時,重點企業也在生産戰線上呼應著全市的這份協力同心。

  聽到熟悉的機器聲,真是開心

  “一直期盼著疫情消退,可以早日恢復生産。聽著熟悉的機器聲,真是開心。”顧建告訴記者,作為防疫材料生産保供單位,他們公司正在搶抓時間,全力以赴趕生産。其實,在4月1日浦西封控之前,金髮就利用公司有配套人才公寓的優勢,將員工召回居住,做好後勤保障。目前,共有530多名員工住在公司,約佔員工總數的80%,可以保證封閉式生産運營。

  在臨港新片區,上汽集團的流水線也已運轉起來。上汽乘用車公司上周開啟了復工復産壓力測試,首臺車于4月19日下線。截至目前,已有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4個品牌的700余輛整車陸續下線,以滿足國內及出口的訂單需求。

  同樣正打算全力以“復”的,還包括大型船廠。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這幾天正拉開復工復産的序幕。該公司制定了詳細的復工復産壓力測試方案,建立“白名單”管理機制,因地制宜制定人員返崗策略。

  事實上,對有些大型龍頭企業來説,此次疫情期間,他們的生産線一直沒有停過。

  中國寶武旗下寶鋼股份透露,過去一個多月來,他們克服困難,保持了防控和經營“兩不誤”。4月上半月,寶鋼股份圓滿完成鐵、鋼正常生産計劃,寶山基地重要作業線有效運作率達94.69%。類似的,作為國內能源裝備龍頭,上海電氣集團旗下38家重點企業保持正常運作,近4000名員工堅守崗位閉環生産。

  此外,滬上金融機構也在全力保障金融鏈條暢通。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設置了6個值守點、115名員工駐行工作,3月以來為小微企業審批、發放貸款近1500戶。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張江科技支行組建了16人的守“滬”先鋒隊,在連續封閉式駐守的一個多月裏,不僅服務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資金募集,還落地了21筆普惠貸款投放。

  小網格強管理,力爭防控無死角

  網格化管理——這是許多龍頭企業在推動復工中推行的理念,其中的關鍵就是精準、細緻、落實。

  根據上海電氣集團黨委的決策部署,該集團旗下核電集團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管理人員下沉一線,分設防控、生活、生産等工作專班,並在核電封閉區落地“兩強化、兩細化”的防疫要求,也就是強化入口管理,強化人員流動管控,細化疫情應急處置,細化物流管控,以確保防疫工作無死角。

  面對疫情,寶鋼在對關鍵崗位進行梳理後,按“劃小單元、減少交叉”原則,將各區域劃成最小單元,建立專班。專班實施“兩班兩運轉”的24小時值守生産模式,實施網格化封閉管理,精細劃定員工的活動區域、行走路線、交接班流程、生産異常處置等,有效避免不同網格化區域之間的人員流動。

  江南造船在壓力測試期間,按照規定人員、規定時間、規定動作、規定路線、規定入口的要求進行管理。同時,廠區被劃分為四區域、百點位,分區分點位加以管控。員工上下班實行點對點交通,每天出門前都要進行抗原檢測,要求第一時間提交結果,無異常才能出門。另外,廠區內還設置4個核酸點位,每兩天完成一輪全員檢測。

  上汽臨港乘用車基地在壓力測試前就制定了防疫防控、健康篩查、閉環管理等一系列方案,組建安全、消殺、核酸等8個專業小組,細化多個疫情防控相關體系流程,將防疫要求落實、落細。以消殺為例,上汽臨港基地成立了消殺專項小組,對生産、物料、生活等各區域進行網格化管理和無死角消殺。

  多方籌措“糧草”,力推數字轉型

  特殊時期,復工復産面臨人員、物料、管理等多方面挑戰,全市各行業龍頭企業在此時展現出應變力,各施所長,力爭在各種短板和壓力之下,盡可能多地恢復産能。

  工廠難為“無米之炊”,供應鏈安全在當下極具挑戰性。寶鋼股份圍繞進口鐵礦石轉机計劃和保供方案進行重點策劃,還根據各地疫情發展情況,以確保10天的原輔料庫存為底線,每天進行資源滾動協調。3月底至今,寶山基地原料進廠量保持穩定,有力保障了生産的穩定順行。上海臨港基地排摸了近400家供應商,對他們的産能、庫存、原材料等作全面摸底,密切關注下級供應商的人員和生産動態等,盡可能協助支援下級供應商加快流程推進、防疫復産工作。

  具體生産中,數字化手段的應用,是應對當下防控形勢的一個重要方面。寶鋼積極利用此前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積累的能力和成果,為抗疫和生産保駕護航。“一鍵煉鋼”“黑燈工廠”、無人化倉庫、無人化鐵水運輸系統等智慧製造設備,在特殊時期體現了價值;另外,企業內部的900多套工業機器人也“奮鬥”在搬運、貼標、打捆、上料、取樣、檢測等各個工序環節。

  上海電氣旗下核電集團也在最大程度整合內外資源的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保證生産經營不中斷。一方面,員工在現場實施輪班作業,另一方面,客戶線上上進行視頻見證,由此,該公司在制的國家重大核能項目實現了連續生産、連續試驗,為按期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