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不打卡上班,這些年輕人追求職業新賽道

2022-03-07 09:5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3月5日,國新辦就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表示,靈活就業是重要的就業渠道。隨著勞動者擇業觀念變化、企業用工方式多樣,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我國靈活就業不斷增加,規模約2億人。靈活就業為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來,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靈活就業”的探索者。他們在選擇大學畢業後的職業路徑,或者調整職業生涯的方向時,不再局限于常規的“體制內”“網際網路大廠”等,而是開疆辟土,成為一批新職業從業者:網文作者、UP主、播客主播、“劇本殺”編劇……

  這一屆不用打卡上班的“新職業”從業者,正在過著怎樣的生活?“靈活就業”如何才能長遠發展?

  年輕人為自己量身定做一種生活方式

  “新的技術開發,給我們解決就業問題展開了新空間。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高科技……擴大了我們就業的空間,增強我們生存的能力。”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説。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教育學院副教授高艷認為,上一代人的就業狀態是“人去適應和匹配工作崗位”,可以在一家單位、一個工種幹一輩子,而這種“就業匹配論”已經不太適應當下的發展。

  “時代給了今天的年輕人機會,讓他們為自己量身定做一種生活方式。”高艷打了一個比方:假如説以前時代的就業狀態是“你從10種戶型樣板房裏選一個”,那麼現在年輕人就業理念則是 “我要自己造個房子”,並且年輕人有機會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

  多位從事“新職業”的年輕人都和記者提到,興趣愛好,是他們如此選擇的重要契機,也是他們願意承受此間所有壓力的精神支柱。

  B站UP主“才疏學淺的才淺”,在2021年4月發佈純手工復原三星堆黃金面具的視頻,迅速在網路走紅;8月,他再一次復刻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杖。

  “才疏學淺的才淺”一直愛做手工,2017年上大學時,看到很多UP主在B站分享興趣愛好,因為課餘時間比較多,他也自學了剪輯和拍攝,把做手工的過程記錄下來上傳網路。

  大學畢業時,“才疏學淺的才淺”獨自一人去上海當一名全職UP主——“我覺得是對手工的熱愛給予了我追逐夢想的勇氣。”

  決定成為全職UP主後,“才疏學淺的才淺”表示初始階段最艱辛的問題是資金。“那時候因為收入不穩定一度難以支付房租,堅持下來一方面肯定是源於對手工的熱愛,另一方面就是看好自媒體行業前景”。

  95後媒體人張天朗在“小宇宙”上開闢了個人體育評論類播客《話多》,在這檔誕生一年多的獨立播客裏,他圍繞德國足球甲級聯賽球隊多特蒙德展開閒談。

  張天朗做這件事的起因和播客的名稱一樣——“自己話太多”。他從2013年開始接觸到播客,大學期間曾在校廣播臺嘗試用聲音輸出觀點。直到2020年中文播客關注度變高,他重新接觸到對談類型的播客,“自己也做一檔節目”的念頭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

  “我做這個不是為了有朝一日做大了能掙錢,只是出於我自己的喜好,我錄完節目,説出了想説的話,這就很好。”在張天朗看來,如果能有更多人關注收聽固然好,就算沒有也不是大問題。

  新職業為社會輸送能量和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賀雲翱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大量年輕人願意去嘗試新職業,這種現象的背後隱藏的是大家對精神的追求,“對一種更加高品質美好生活的追求”。

  高艷指出,“新職業”井噴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這個時代需要年輕人,年輕人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是引領潮流的一撥兒人。年輕意味著好奇心、探索欲,體現了不走尋常路的個性化”。

  渾元是一名00後專職嗩吶UP主,2020年他決定做全職UP主。“既能讓更多人認識嗩吶,認識傳統文化,也能有一些收益。”

  渾元説,是粉絲的熱情,朋友的鞭策,讓他堅持做下去。有朋友直言:“哎呀你這個做不長,趕緊換工作吧。”渾元感慨,朋友的建議也有道理——“網際網路行業誰也不清楚什麼時候會消散。但是,目前我會盡我所能在有限的時間裏,能夠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年輕人追求他們自己認可的職業新賽道,而一些新職業也在為文化事業的發展輸送能量和動力。

  渾元上傳的視頻,以用嗩吶演繹動漫樂曲為主。有人評價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通過新媒體平臺推動民樂出圈。在他自己看來,這種新穎的行業有著無窮的可能。“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還是要在可以嘗試的時候努力嘗試,誰知道下一個熱潮又在什麼行業呢?”

  根據行業報告數據,我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超過4.6億,網路文學創作者群體已經累計超2130萬人,大量95後、00後年輕作者涌入。

  活躍在閱文平臺上的95後網文作家“天瑞説符”,兩度摘得中國科幻銀河獎。他告訴記者,原本以為寫小説必須要寫成文學名著的氣質,看了網文之後才意識到小説可以這麼颯,那麼多稀奇古怪、光怪陸離的題材都可以寫。

  作為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欣喜地看到,日益增多的網文小説寫作者,為中國文學帶來新的血液和活力。

  白庚勝説,早期網路文學不被看好,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是“兩張皮”,結果現在兩者處於非常好的互動狀態,“中國文學最活躍的這部分就是網路文學”。

  “我自己是搞民間文學的,可能今天的網路文學就是古代的口頭文學,人人都在創造,人人都在欣賞,人人都在傳播,這是一個全民性的文學時代。”白庚勝説。

  理智選擇“新職業”,社會應加強引導和保障

  年輕人放棄傳統職業的“安全區”“舒適區”,敢於開疆辟土,勇氣與熱情固然值得肯定。但在準備從事新職業前,年輕人也應當根據實際狀況理性分析和選擇;社會層面上,靈活就業群體必須得到相應的正確引導和充分保障。

  以網文作者為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年輕的創作者們也亟須加以引導,要推動作家培育、培訓機制,設置高校吸納渠道和高級培訓班,推動各地放開網文作家參與職稱評審、吸收新型文藝人才進入各組織等。

  “在主流文學評獎、研討、評論方面,加大網路文學作品比重,加強優秀作家作品研討,完善網路文學評價體系與評價機制,更好發揮正面導向性作用。”閻晶明説。

  高艷表示,嘗試新職業,也意味著你沒有太多前人經驗可參考,極大可能遭遇挫折和失敗,因此對年輕人提出了相當高的心理要求。

  由一對夫妻組成的科普類UP主“小透明明”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網際網路新職業出現,意味著更多新機會,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因為新職業沒有明確的上升空間,沒有完善的培訓指導,全靠自己探索學習。

  Yang是人文旅行類播客《壯遊者》的主播。“我基本上算是全職的播客,但是做播客在這個時代還不能完全養活自己,所以我還要有兼職去養著它。”

  在Yang看來,播客是有商業價值的,只不過還需要被“甲方”和大眾看到,其間還要經歷一個長跑的過程。“2020年算是播客的一個爆發小高潮,我覺得接下來就是大浪淘沙,最終沉澱下來、願意慢慢做到最後的,就會看到金子,就看你能不能堅持走到那個時候、那個地方。我個人是想堅持走一走看的。”

  高艷提到,如果能夠從制度上給年輕人創業最基本的保障和支援,必然能吸引更多人涌入新職業。

  但與此同時,高艷給當下準備投身新職業的年輕人提出建議,希望大家在懷揣熱情的同時不能忘記理性思考。

  “不要衝動,不要只看到光鮮的一面。不要一看到人家火了,你就覺得做這行很容易。任何一個行當,你要想成功就一定會面臨競爭,天上沒有白掉的餡餅。”高艷表示,考慮新職業也要想到“二八原則”,理智思考自己能否承受“付出很多卻沒能走出來”的風險。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