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九成受訪者使用過智慧客服 僅四成覺得好用

2022-01-06 09:1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九成受訪者使用過智慧客服 僅四成覺得好用

  回答生硬和不能理解提問是智慧客服的主要問題

  隨著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智慧客服的使用場景越來越普遍,但智慧客服不智慧的現象依然存在。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5.7%的受訪者使用過智慧客服,但僅有41.3%的受訪者覺得智慧客服好用。在使用智慧客服的過程中,受訪者遇到比較多的問題是回答生硬機械(62.1%)和不能準確理解提問(52.2%)。

  受訪者中,男性佔39.6%,女性佔60.4%。00後佔19.3%,90後佔44.8%,80後佔29.0%,70後佔5.7%,60後佔1.0%,其他佔0.2%。

  使用智慧客服,回答生硬、不能理解提問是主要問題

  90後李艷妮在網購下單前,一般會對商品的屬性進行諮詢和確認,她感覺通常都是智慧客服在服務,“比如買衣服問尺碼,買電子設備問保修政策和一些參數設置,一輸入關鍵詞,就會有相關的智慧回復”。

  調查顯示,95.7%的受訪者使用過智慧客服。但僅有41.3%的受訪者覺得智慧客服好用,48.3%的受訪者覺得一般,還有10.5%的受訪者覺得不好用。

  “有時人工客服可能不能及時響應或者諮詢人數過多,智慧客服可以起到一個‘分流’和‘交接’的作用。”在天津上學的王思齊覺得,智慧客服是有存在的意義的,但有時又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智慧機器人跟你對話很久,還解決不了問題,這種情況還是挺氣人的。”她説,在面對一些個性化的問題時,智慧客服往往不具備解決能力,最好的辦法是趕快轉交給人工,但有些時候智慧客服卻成為人工客服的擋箭牌,很難直接找到人工客服。

  現居上海的劉鵬説,自己很長一段時間在國外工作,因為一些變動需要回國,就通過電話客服諮詢疫情防控下的航班要求,“智慧客服讓我先簡單描述問題、報出班机編號。但它理解成我要諮詢這個航班的起飛時間,顯然是答非所問,費了半天工夫才轉接到人工客服”。

  李艷妮有一次網購,發現評論區曬圖的産品包裝不一樣,就問客服是否功效有差異,結果智慧客服一直回復“親,拍下什麼款式發什麼款式”,“這讓我很無語。當時比較晚了,沒有人工客服線上,我只好去別的有人工客服的店舖購買”。

  李艷妮覺得,有些智慧客服並不智慧,明明可以通過完善關鍵詞識別來更好地解決問題,卻總讓人耽誤許多工夫,“你還不能跟智慧客服生氣”。

  數據顯示,在使用智慧客服的過程中,受訪者遇到比較多的問題是回答生硬機械(62.1%)、不能準確理解提問(52.2%),其他還有:除固定話術外,不能解決個性化問題(48.6%),難以找到人工客服輔助諮詢(45.5%),問題解決效率低(44.4%),無法顧及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21.7%)等。

  73.4%受訪者建議加強技術突破,提高智慧客服學習能力

  “從顧客的角度來講,我不想和一個機器人對話。我只想找一個人來解決我的問題。”王思齊希望人工智慧可以更好地識別問題,有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分派給人工客服。“我感覺現在很多智慧客服都在追求個性化,但不少僅停留在形象更可愛、聲音更好聽的層面,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劉鵬覺得,如果是在售前和諮詢階段使用智慧客服,應該完善相關的設置和演算法,盡可能涵蓋消費者需要的資訊,“這樣既能方便消費者也能降低企業成本。但如果是一些複雜問題,不在智慧客服理解的範圍內,就應該有快捷的轉接通道,讓消費者更好地找到人工客服”。

  李艷妮覺得,雖然智慧客服應用場景很多,但不能用智慧客服取代人工,“尤其像一些中老年人,他們不太適應智慧客服,有時很難判斷想要問的問題屬於智慧客服列出的類別中的哪個,很有可能解決不了。還有的智慧語音播報語速偏快,老人們還沒聽清就結束了,最好直接有人工客服”。

  優化智慧客服,73.4%的受訪者建議加強相關技術突破,提高智慧客服學習識別能力,69.5%的受訪者建議在明顯位置設置人工客服,輔助使用,65.9%的受訪者期待提供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

  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副教授劉偉認為,智慧客服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取代人工客服,但複雜的業務現在依然完成不了。想要改進智慧客服,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入統計和概率,“人類擁有的遷移能力、類比能力、隱喻能力,人工智慧都不具備。智慧客服是基於一些固定程式來運作的。隨著自然語言的發展,可以將統計和概率加入進去,用概率高的詞彙替換以前的固定詞彙,這樣可以更加靈活”。第二是增加交互設計,像老年人可能不方便使用觸摸操作,但可以用語音,未來語音識別技術也可以更加進步,“需要産品開發人員、設計人員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的自然交流和人的認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山 實習生 顧鑫鳳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1月06日 05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