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閉門至今不開 社區老年餐廳為何頻頻關停
因疫情閉門至今不開 老人吃飯成一大難題
小區老年餐廳為何頻頻關停
為了讓老人能夠在家門口吃上放心的飯菜,本市很多小區都引進了老年餐廳。近來本報陸續接到市民反映,自家小區的老年餐廳從疫情至今一直處於關閉狀態,老人吃飯非常不便,希望能夠儘快重開。記者走訪多個小區併發起網路問卷調查發現,這些老年餐廳關停最初多是出於疫情期間安全的需要,但後來更多的是第三方服務商的運營出現了問題,或者與商家預期存在一定差距,或者虧損嚴重無力繼續運營。疫情似乎是對老年餐廳的一次大考,未來老年餐廳要想健康持續發展,既需要經營者苦練內功,也需要外界注入“強心劑”。
老年餐廳運營一波三折
“小區裏的老年餐廳自從疫情以來就關閉了,我平時忙著上班,經常沒時間給老人做飯。老人的吃飯問題,現在成了我每天最頭疼的事情。”門頭溝區落坡嶺社區居民張先生反映,社區老年餐廳已經關停很長時間了,到現在也沒能重新開張。
張先生提到的這家老年餐廳,名為“易恒康老年餐廳”。5月9日,記者從落坡嶺社區南門進入,步行不遠,就找到了這家餐廳。餐廳的牌匾格外醒目,門前還懸挂著一塊門頭溝區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與大臺街道所立的標牌,上面寫著“老齡辦居家養老助餐試點項目”。餐廳大門緊閉,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內部比較寬敞,有5張長桌,除此之外,收銀臺、洗手臺、操作間也一應俱全。
“我和老伴以前都喜歡在餐廳吃飯,每頓都有好幾個菜,挺省事的。但是自從餐廳不開了以後,只能自己做飯,沒有以前那麼方便了。”見記者正往餐廳內張望,一位路過的老人説道。老人還反映,社區裏盼著餐廳重張的老人還有不少。因為資訊不暢通,大家也不知道這家餐廳究竟為什麼不再開門了。
帶著老人們的疑問,記者從屬地大臺街道了解到,老年餐廳的關停除了有疫情期間出於安全的需要,根本的原因在於第三方服務商運營社區老年餐廳期間虧損嚴重,無力繼續運營。據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相關補貼的情況下,第三方服務商將每頓老年餐的價格定為6元。物美價廉的飯食頗受社區老人的歡迎。哪怕餐廳關門許久,至今還有不少老人記著當初的飯菜。但是好景不長,不到一年後,第三方服務商表示,由於物價和人力成本較高,加之餐廳規模相對有限,收費又較低,僅幾個月就虧損了近8萬元。不得已,服務商只能申請退出。
對於老年餐廳的運營者來説,盈利是合理的訴求。但老人吃飯難的問題,也急需解決。在該服務商退出後,社區也曾聯繫其他服務商,並利用黨群經費,勉強又將該餐廳維持運營了5個月,後來受疫情影響,餐廳暫時關閉。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大臺街道的工作人員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奔波尋找新的服務商,工作人員先後接洽了4家服務商,希望能夠有人接手,不過,由於服務商要價較高,而政府補貼的資金相對有限,再加上服務商對能否盈利都心存疑慮,所以,餐廳開門事宜遲遲沒有進展。
“直到最近,一家服務商願意接手,但他們表示心裏也沒底,我們商討後決定,先讓其試運營幾個月。”工作人員説,街道會對其提供各方面的支援,之前每頓餐的收費的確偏低,現在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力爭服務商不虧損、居民也能承受。待試運營結束,視相關情況雙方再決定是否繼續合作。“另外,老人們能不能接受價格的上漲,就餐人數會不會因此縮減,在此期間,我們會要求社區做好民意調查。總之,這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我們希望推動老年餐廳可持續運營,能夠一直為老人提供便利。”
開陽裏三區
就餐人數少運營不樂觀
針對社區老年餐廳的運營現狀,記者在新浪微博“北京民聲”中發起了調查,截至目前,總共有約700名網友參與。其中,37.8%的網友表示,自家小區的老年餐廳“正常開放,老人吃飯非常方便”;32.4%的網友則表示餐廳“關了好久,也不知道還開不開”。同時,還有19.1%的網友反映,老年餐廳在“勉強維持,聽説運營壓力很大”。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評論説,疫情期間很多老年餐廳都是“關而不停”,現在疫情形勢好轉,餐廳還不能開,想必是有更深原因的經營問題不好解決。一位豐台區的網友反映,小區內的老年餐廳此前還向居民開放,提供便民早點,如今已經關停,改成了老年活動站。該網友表示,餐廳關停的原因在於運營成本高,導致上一家餐飲商家虧本撤場,卻遲遲沒有下家願意接手。
另一位家住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24號院的網友也反映,自家小區的老年便民餐廳同樣因為經營問題,並且受疫情的影響,導致原來的餐飲商家無心繼續運營,關閉已有一年多的時間,直到最近一家新的商家重新接手,才恢復營業。不過,該網友對新餐廳的運營前景仍然充滿了擔憂。
一位讀者反映開陽裏三區有一家社區老年餐廳也關停很久了,很多老人盼著重張。5月6日,記者前往開陽裏三區進行探訪。
剛走進小區,記者就在主幹道的一棟樓下發現了老年餐廳的指示牌。指示牌很醒目,上面不僅標明瞭餐廳位置,還附有送餐電話。順著指示方向,記者來到了11號樓西側的這處老年餐廳。只見該餐廳毗鄰一處停車棚,一道鐵欄杆擋在前面,周圍停了幾輛電動車,欄杆還上了鎖,外人無法進入,看得出來餐廳並未營業。
遠遠看去,該餐廳由三間平房組成,門匾上懸挂著“右安門街道養老照料中心開陽裏第二社區老年餐廳”的招牌,門前還有一塊小廣場。或許是因為閒置太久,餐廳門口的座椅遍佈灰塵,上面堆放有尼龍袋,旁邊還有幾摞垃圾桶,有的傾倒在地,桶蓋散落在地上,小廣場顯得有些淩亂。
在鐵欄杆上張貼有一張通知,上面寫著,由於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需要,老年餐廳目前仍處於封閉管理之中。不過,通知上同時也寫道,可以進行套餐的預訂,提供送餐到府,前7餐免送餐費,超過7餐,每次3元,每天5元。
幾位老人向記者證實,該餐廳從去年疫情以來就關閉了,他們現在吃飯很不方便,雖然可以送餐到府,但是沒有在餐廳裏就餐可供選擇的菜品種類多,而且,老人過日子習慣了精打細算,他們認為超出一定的送餐次數還會收取費用也不划算。“附近小區的老年餐廳都開了,我們小區的什麼時候才能開呢?”
右安門街道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老年餐廳在疫情前就餐人數相對較少,與商家的預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再加之疫情的影響,物價和人力成本較高,所以一直沒能重開。目前,在街道及有關各方的協調之下,該餐廳有望于5月20日重新開放。
北大街北裏社區
日常經營全靠自負盈虧
在接連多日的採訪中,一些老人對老年餐廳遇到的經營困局表示不理解,認為餐廳有政府補貼,是不是商家總想著掙大錢、掙快錢?
據記者了解,社區老年餐廳目前多是由各街道、各社區主導招商。運營方面,也是各家經營商自己想方設法。老人口口相傳的補貼問題,事實上,絕大多數老年餐廳都是沒有政府補貼的。補貼只面向社區養老驛站,但是,和老年餐廳不同的是,養老驛站可以免費使用場地,大大減輕了經營壓力。以上種種,説到底,老年餐廳能不能“活”下去、“活”得好,既要靠街道、社區的合理統籌,更要靠服務商“擂臺上見高低——全憑真本事”的苦心經營。
北大街北裏社區老年餐廳,就是這樣一家需要自負盈虧的餐廳。該餐廳位於近園路與七里莊路交叉口附近,臨街而建,周邊有北大街北裏、近園路15號院及豐華苑西街7號院等多個小區。餐廳前貼心地設置了遮陽棚、扶手等設施,不過,記者5月7日趕在飯點兒探訪時,這裡大門緊閉,周圍也沒有貼出任何暫停營業的通知。透過窗戶向內望去,餐廳面積約70平方米,裏面有5套桌椅,大約可容納二十余人。其中,靠近大門的位置有一排打飯的櫥窗,如今都被蓋得嚴嚴實實,看得出來很久沒有使用過了。旁邊的桌子上還放有一把體溫槍和登記表。
據居民們説,疫情暴發後沒多久,餐廳就暫停營業了,直到現在都沒有開放。記者了解到,該餐廳于2014年開張,每週一到週六都會提供三餐,中午會提供十多個菜品,種類豐富,並且物美價廉,很受老人的喜歡。“尤其是一些獨居老人,把這裡當成了自己家,到飯點自動前來就餐。”市民徐女士説,餐廳的飯菜很乾淨,也很符合老人的口味。為了迎合老人起得早的特點,早餐開得還特別早,冬天天還沒亮,就有老人在這兒等著吃早點。一位老人説:“有時候自己不願意做飯,可以在這兒吃兩個菜或者打包回家。就餐的人挺多的,有時候去晚了就沒什麼菜了。現在大家都盼著餐廳能夠儘快重開。”
屬地豐臺街道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他了解,該老年餐廳沒有開放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並且招工困難,也難以找尋到其他合作夥伴。經過有關各方的協調,5月11日餐廳已經打掃完畢,有望本週內重開。開放後,餐廳供餐也有一些調整,目前僅能提供午餐服務。該負責人也坦言,街道方面對老年餐廳並沒有補貼,平時的運營主要靠商家自負盈虧。餐廳開放過程中,街道會對其服務和品質定期開展檢查,但是,餐廳的運營情況是完全的企業行為,至於企業是否能夠從中盈利,餐廳是否能夠持續運轉,要看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
破題
可持續運營亟須多方合力
老年餐廳經營背後到底有何苦衷?頻頻關停的原因,餐廳的經營者們似乎並不願多説。但是,記者輾轉聯繫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從業者,他表示,餐飲行業是勤行,無論利潤大小都需要日夜操勞,維繫一家企業非常不易,老年餐廳又主要面向特定人群,盈利的空間更加有限,再加上疫情影響、房租人工等成本上升,議價空間小,這些因素不斷疊加,導致經營困局出現。“一般承接社區老年餐廳的都是小企業。當前景不樂觀的時候,他們抽身而退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老年餐廳要想開下去,既要有政策紅利,也得靠自身努力。”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朱濤表示,從剛剛公佈的人口普查數據可以分析得出,老年人的比例未來會逐步提高。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有些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不足,老年餐廳的設立能夠很好地解決老人的吃飯問題。
朱濤認為,老年餐廳要想可持續運營,僅僅依靠政府補貼或許很難維持,需要多方形成合力。首先,政府對這一養老民生項目要繼續加大扶持,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其次,要利用好市場這個平臺,吸引餐飲連鎖品牌等優質企業進入老年餐廳;第三,老年餐廳的運作也可吸納社會公益組織及基金會參與其中;最後,對於餐廳的服務商來説,在做好菜價折扣的同時,也可隨物價波動做出適當調整,避免出現長期虧損的情況。
實習記者 孫延安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