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調查:逾三成臺灣民眾曾因詐騙損失財產

2024-06-26 08: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6月25日電 臺灣一金融機構25日發布最新調查,高達75%的受訪者3個月內收到過詐騙訊息,31%的受訪者曾因詐騙蒙受財產損失。

  綜合中央社、《工商時報》和《經濟日報》等臺媒報道,國泰世華銀行當天公布“反詐行為調查報告”,圍繞詐騙滲透率、民眾反詐意識和遇詐後行為進行分析。

  據統計,“網購詐騙”和“假投資詐騙”在臺灣是較為常見的詐騙手法。遭遇“假冒親友詐騙”和“假檢警詐騙”的民眾年齡以60歲以上為最多。

  關于點擊或輕信詐騙訊息的原因,受訪者中有34%認為“訊息及鏈接太逼真”,33%表示“未留意到訊息是假的”。對此,國泰世華銀行指出,提高民眾識詐能力、熟悉詐騙樣態非常重要。

  調查發現,60%的受騙者未檢舉、43%未報案,甚至損失逾百萬元新臺幣者仍有26%不報案。“就算報案,錢也拿不回來”“不知道如何檢舉”“怕被認為笨或貪”是影響民眾報案意願的重要原因。

  上述調查針對全臺18歲以上各年齡區間的民眾,以網絡問卷形式進行,獲有效問卷1.16萬份。

  據悉,臺官方“資通安全研究院”6月中旬透露,5月有超過20萬則詐騙廣告出現在臺灣社群平臺,其數量呈每月增長趨勢,且詐騙集團緊跟時事,如近期有關人工智能的詐騙廣告數量明顯增加。(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