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破文物、圖檔外流…… 臺監察部門要求臺北故宮博物院檢討、改善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近年來,臺北故宮博物院陸續發生文物毀損和人員疏失問題,更被爆出3萬張圖片文檔外流的情況。臺監察部門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6日通過提案糾正臺北故宮博物院,並要求“行政院”監督檢討改善。臺北故宮博物院回應將虛心檢討改善缺失,並針對改善作為回應説明。
3件2022年被曝出破損的文物:明朝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左上)、“清朝康熙款暗龍白裏小黃瓷碗”(下);“清朝乾隆青花花卉盤”(右上)。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臺監察部門指出,臺北故宮博物院2021、2022年都發生明清文物破損事件,2022年整理文物時也因人員作業疏失,導致清朝青花卉盤掉落破損。調查發現,臺北故宮博物院在人員接觸文物的紀錄方面未臻詳實,文物裂痕狀況也未確切登記,導致無從追溯文物破損的相關原因和責任,顯有疏失。
此外,臺北故宮博物院2021年至2022年曾將高清圖片文檔放置於對外開放查詢服務的網路儲存裝置,圖片文檔遭到外流,民眾雖在2022年6月就告知臺北故宮博物院,但事隔9個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才向當局“數字部”報告,有違規定。
臺監察部門指出,現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保存仍有極大檢討改善空間。臺北故宮博物院表示以山洞庫房工作空間為例,經改善工作空間,使工作空間單純,工作分區清楚,並於地面鋪設保護地墊,桌沿設置防護海綿條,大幅改善文物庫房作業環境。後續將整建標準庫房,逐步將山洞庫房文物移至現代化庫房。
為避免高清圖片文檔外流事件再度發生,臺北故宮博物院表示已加強資訊安全防範,導入更完善的資訊通信安全軟硬體設備,另設置“資料專責管理人員”進行應用服務與資料專責的職務區隔,以達互相復核防範未然之效。
針對臺北故宮博物院2022年發生駐警擅離職守還持有毒品被逮的事件,卻處理慢半拍,臺監察部門也要求臺北故宮博物院檢討改進院區巡邏勤務的內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