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不能叫馬鈴薯?臺灣中學課本這個細節讓政客跳腳
中新網4月19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近日臺灣一冊中學生物課本將馬鈴薯稱呼為“馬鈴薯”,被臺灣政客以“大陸用詞”拿出來説事,並稱需要糾正。此事發酵後,在網路上引發討論。
圖為課本。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截圖。
這本引發爭論的生物課本題為“3-2生物的命名與分類”,將馬鈴薯稱之為“馬鈴薯”。出版公司表示,該課本包含了生活中使用的一些不同詞語,講的都是同一事物,例如:馬鈴薯,也可稱為 “落花生”“花生”“馬鈴薯”“洋芋”;青椒,也可稱為“燈籠椒”“柿子椒”“菜椒”“大椒”,讓學生了解學名對於溝通的重要性。
圖為馬鈴薯。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根據臺灣媒體查詢島內教育部門重編辭典修訂本,馬鈴薯底下的解釋有3個,包括:1,豆科“落花生”“花生”的別名;2,茄科“馬鈴薯”“洋芋”的別名;3,豆科“葫蘆茶”的別名。
但是,僅僅就是“馬鈴薯”這樣的用詞,卻又讓綠營政客跳腳了。日前有“立委”質詢臺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時指,有中學生物課本以“馬鈴薯”稱呼馬鈴薯,而馬鈴薯是“大陸用詞”,掀起輿論爭議。潘文忠隨即強調教育部門審定的教科書若出版“誤寫”將做修正。
此事在網路上也引發討論。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嘲諷,馬鈴薯、馬鈴薯的稱呼都是大陸發明,民進黨現在以馬鈴薯是“大陸用語”為由要禁止,實在搞笑,真正的“馬鈴薯”,就是那些知識低落、又土又逗民進黨政客。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也表示,課文其實只是介紹各地稱呼方式不同,出版社並沒有錯。現在很多餐廳都有一道涼拌菜是醋溜馬鈴薯絲,所以讓學生知道同一名稱指涉不同事物,這本來就應該是素養教育的一環,素養教育的宗旨就是“知識要用在生活中”。
段心儀説,化解兩岸交流可能産生的誤解,是教育本來就該做的事。“兩岸雖是使用同樣語文,但有時同一字詞意義天差地別,像‘窩心’臺灣是指貼心,大陸是指讓人不舒服,容易讓人誤解!”為了減少敵意,反而應該適當讓臺灣學童知道大陸用語。
她還表示,教育部門負責人的回答是很奇怪、很不得體的,這樣是不是回到曾經的“戒嚴時代”?當年確實動輒得咎,現在不該走回頭路。
“中廣”集團董事長趙少康18日在《少康戰情室》節目中指出,馬鈴薯在大陸也不全是叫馬鈴薯,在東北地區叫“馬鈴薯”、在華北地區叫“山藥蛋”、在西北地區叫“洋芋”、在江浙地區叫“番芋”,在廣東、香港則是稱“薯仔”。
臺北市議員遊淑慧也表示,第一次到湘菜館看到“醋溜馬鈴薯絲”,也驚訝以為是花生切絲,難道也要對這些湘菜館一一開罰嗎?她認為,語言是活動的,本就會有互相交流,覺得哪個用詞好玩、易懂,就會開始流行使用。
有臺灣媒體發表評論指出,明明沒任何錯誤或必須要改正的植物語詞,硬生生的就在泛政治的指鹿為馬情況之下産生寒蟬效應,真是對號稱多元包容的臺灣最大的諷刺。
臺灣《聯合報》的文章説,沒想到島內執政黨官員,一牽涉到對岸的人情世故就抓狂,把芝麻蒜皮小事視為安全危機要查辦。自從兩岸通婚、通航、通商後,往來熱絡,語言文化自然像長著翅膀似的飛來飛去,讓彼此有互相欣賞與學習的機會,這不能説是“認知作戰”,畢竟多認識一種地方語言,就多一分理解與包容,不至困在小島上坐井觀天。
該文説,語言文字是人們溝通的載體,像風吹一樣自然,一旦流行起來,想擋也擋不住;只要不是傷風敗俗或不堪入目的言語字眼,又何必棄如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