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崑曲《紅樓夢》臺北首演詮釋中華文化極致之美

時間:2012-02-29 09:14  來源:新華網

  一個是世界文化遺産,一個是中國文學之巔峰。當600年崑曲遇上200年《紅樓夢》,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仲春時節,崑曲《紅樓夢》在臺北中山紀念堂上演,3000名觀眾同做一個高雅的夢。通靈入世,歷經人間悲歡;人世幻滅,促使頑石歸真;亦真亦幻,精心演繹紅樓大悲劇。

  典雅、幽婉的崑曲訴説著生命的起落與人世滄桑,演員抖一抖衣袖,留下現場一片嘆息……

  作為兩岸城市互訪系列“2012年北京文化周”重要活動之一,來自大陸的北方崑曲劇院上百名精英演員2月28日、29在臺北演出崑曲《紅樓夢》上下本,全劇歷時超過5小時。

  全本崑曲《紅樓夢》,以“大全景”的概念為追求目標,以賈寶玉入世和出世為主線,王熙鳳的個人命運為副線,展現賈家的興衰史。上本從寶玉入世開始,到建大觀園止;下本從太虛幻境到寶玉出世,將賈家興衰、眾兒女命運、寶黛愛情幻滅交織聚合,巧妙地揉配文學與戲曲藝術,傳遞文言詩詞的文學之美、古聲雅調的樂音之美及現代舞臺藝術的立體之美。

  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及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是中華民族跨越600年流傳至今的世界性文化遺産。《紅樓夢》是一部曠世奇書,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震撼讀者心靈,以博大的意蘊直立千古。北方崑曲劇院歷經五年醞釀,一年排演,以崑曲的藝術形式承載起厚重的紅樓文化。

  “這是一次神聖的創作和崇高的挑戰。”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告訴記者,我們要傳承經典,也要實驗式創新,但保證經典是核心。

  楊鳳一説,崑曲《紅樓夢》在創作上精益求精,為了保持崑曲的神韻,又使作品的音樂元素更加豐富,推翻了最初用渾厚的交響樂做配器的構想,經過不斷地對多種音樂形式的嘗試和選擇,最終選定以民樂為主,弦樂四重奏為輔的音樂形式,以最原汁原味的崑曲曲牌體進行創作。

  有業內專家評論説,崑曲《紅樓夢》是所有戲曲種類《紅樓夢》演繹中,最貼近原著精神的一次。

  “創作昆劇《紅樓夢》是文化傳承道路上的重任,我追求的是全景式地展現原著精神。”該劇總導演曹其敬表示,崑曲版《紅樓夢》獨特之處在於,更多地以哲學意味勾勒寶玉的精神世界,強調哲學層面的追求與交流。從人間富貴繁華之頂峰到敗落,崑曲的細膩之美讓任何觀眾都會心生無限感慨。

  臺北觀眾曹子祺説,崑曲典雅精緻,《紅樓夢》博大深邃,兩者的結合,唱詞古樸典雅,超越了現在眾多的新編崑曲,也深深吸引了年輕一族。

  該劇2011年4月7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成功首演後,又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梅蘭芳大劇院等劇場進行了多場演出,廣獲好評。(任沁沁 張承志 田野)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博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