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所謂“白鴻亮軍事顧問團”入臺始末

時間:2012-03-01 13:29  來源:光明網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向南方勝利進兵。蔣介石為垂死掙扎,拼命調兵遣將部署防務,同時妄想“對軍隊改造,以提升戰鬥力”。為此,一個所謂“白鴻亮軍事顧問團”誕生了。

  曹士澄出面聯絡

  蔣介石歷來對日本軍隊的素質評價很高。1949年夏,蔣召見中國駐日本代表團武官處中將處長曹士澄稱:“吾人戡亂建國勵精圖治,首要是編練三軍提高指揮官素質”,並指示曹士澄秘密洽聘原日軍將佐來臺灣,協助國民黨軍隊整訓改造。

  日本投降後,曹士澄任戰犯處理委員會委員(主委是國防部次長秦德純兼)主持日常工作,清查逮捕戰爭罪犯和遣返日俘日僑回國。期間,曹和日本原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派遣軍參謀總長小林淺三郎中將、參謀副長今井武夫少將、參謀小笠原清中佐諸人多有接觸。曹並受何應欽囑託面告岡村交底:“委任岡村作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長官,應盡力完成投降俘管。武器器材必須完整繳交所指定的國軍長官……對岡村所謂戰爭罪犯問題,將予從寬,可不必顧慮。”在討論對岡村寧次如何判處的爭論中,秉承蔣介石意旨,曹同何應欽、湯恩伯竭力包庇該犯,力主判岡村無罪。岡村竟于1949年1月31日自上海乘輪返日本。

  “白鴻亮軍事顧問團”粉墨登場

  曹士澄抵東京,即赴醫院探訪岡村説:以蔣先生目前企求確保兩廣及四川雲貴,以策永久。正縮短戰線,將原長江下游國軍後撤並在臺灣組訓重整,希獲日本舊軍人之助力。岡村表示完全同意。

  岡村即邀來前第一軍司令官澄田採太郎大將、前第五軍司令官十川次郎中將和小笠原清中佐。四人密室陰謀策劃後認為:日本戰敗後,中國政府和國民對解除武裝日軍王道寬大為懷……敝人等應銘感,中國國民、蔣委員長和何應欽將軍恩德。今彼受共産侵略,對此反共偉業,吾輩舊軍人誓願為之效力。

  岡村寧次,小笠原清(取中文名蕭立元,此時作岡村副官兼聯絡人)和曹士澄討論細節,擬成備忘錄,曹飛臺北面報蔣介石裁示。蔣介石決定先聘數十人協助國軍教育訓練及擔負某些必要工作。岡村寧次以本人多病,保薦前日本陸軍第一軍參謀長富田直亮少將為軍事顧問團團長。富田取中文名白鴻亮,由此該團也叫“白鴻亮軍事顧問團”。

  為蔣介石出謀劃策

  富田直亮等原日本將校19人,于1949年10月在東京和曹士澄簽約赴臺。“白鴻亮軍事顧問團”三批共83人,原官階自少將至少佐不等。當時,遠東盟軍總部對日本舊將校仍在整肅,管制極嚴。為防範被盟總及日本共産黨和左翼勢力發覺,他們以不同身份偽裝,先抵香港,然後再轉臺灣。入臺全部顧問人員均改用中國姓名,以本人日文名字諧音參照中國的姓氏及取名習慣而定。

  團長富田直亮和副官荒武國光抵臺北後馬不停蹄地隨蔣介石飛往重慶,聽取彙報後,到前線視察,為國民黨國防部抵抗我劉鄧二野及賀龍部解放四川出謀劃策。為使日本顧問團人員努力教輔,蔣介石予優豐待遇。契約規定:赴臺者可先領安家費8萬日元,每月薪資平均3萬日元(約為當時臺灣公務員月薪的15倍),上等膳宿免費供給。

  在此之前,還有原日本蒙疆駐屯軍司令官、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官根本博中將等7人,在1949年6月前應邀偷渡入臺灣,又到福建金門指導國民黨軍築防,依海島防禦要領,參與制訂反登陸作戰預案。根本博等人于1951年返回日本。

  日軍前將佐赴臺灣,當時是極嚴重違犯盟總禁令的。東京總部高層獲知此情報,麥克阿瑟派人向岡村寧次查詢命其作出解釋。岡村當即説,“這也並無損害美國的利益!難道不該感謝我們?”於是麥克阿瑟採取默認態度,只作不知。

分享到:
編輯:李博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