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門喝上大陸水臺當局急了 竟怪不是"免費贈送" 輿論狂打臉

2018年08月06日 14:13:00來源:台灣網

  金門縣府昨日上午舉辦兩岸通水見證儀式。面對等了二十幾年的大陸水終於來了,金門當地民眾以辦喜事的心情,開心施放和平氣球。(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8月6日訊  在3000金門鄉親的見證下,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5日正式啟動,兩岸邁入“共飲一江水”新時代。現場人聲鼎沸,洋溢著辦喜事的歡欣氣氛,有老人哽咽説“等了20幾年,總算等到這一天!”不過,這樣的喜事在臺當局那裏卻變了味兒。昨天的通水典禮,臺當局不僅“獨家缺席”,還隔海放槍指責大陸“政治操作”,甚至刻意指稱供水非“免費贈送”。然而,這一連串挑撥行為非但沒起到作用,反倒讓自己出盡洋相。

金門人終於喝到等了20年的大陸水。(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兩岸通水走了23年,工程的實施可望解決金門長年水資源匱乏問題。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這項被金門縣府定位為“希望工程”的兩岸重大建設,供水系統設計規模為每日3.4萬噸,未來可擴充到每日5.5萬噸。工程由晉江龍湖取水泵站、陸地輸水管道和跨海輸水管道三部分組成,線路總長27.7公里,總投資3.88億元人民幣(約19億台幣),水費按9.86元新台幣/噸計價。

  “兩岸通水歷時23年,不僅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更是金門鄉親的期待”,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金門縣長陳福海表示,拍板通水儀式的初衷就是以民生為念,不能泛政治化。

金門縣長陳福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這就不得不提臺當局先前的政治操作。據《中時電子報》7月31日報道,通水典禮早定於8月5日舉行,臺灣陸委會7月27日卻突然“建議”延後,理由是“時機不宜”。直接背景是日前東亞青年運動會在臺中市的舉辦權被取消,臺當局歸咎於大陸“打壓”,欲借機“反制”。民進黨隨後遭輿論痛批枉顧民生。金門縣政府認為,兩岸通水是金門民眾的首要民生大事,不應泛政治化,堅持如期舉辦通水儀式。

  通水儀式昨日上午如期舉行。據臺灣《旺報》報道,一早,來自大、小金門5鄉鎮的民眾就扶老攜幼搭乘37部遊覽車到田埔水庫集合,現場人聲沸騰,洋溢辦喜事的歡欣氣氛,大家都盼著那一刻早點來到。加上百餘位中外媒體記者蜂擁採訪,平日寂靜的濱海村落變得格外熱鬧。10時,通水按鈕啟動,主現場頓時涌現強力水柱,民眾見狀開心大喊:“水來了!”走過兩岸炮擊烽火歲月,85歲高齡的老阿嬤蔡敏治高興表示,“和平真好!”更有老人哽咽説道:“等了20幾年,總算等到這一天!”據報道,金門方面約有3000人出席見證這個“兩岸共飲一江水”歷史時刻。

近3000位金門鄉親蜂擁來到現場,一起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與臺當局未派官員參加的景象不同,大陸對此攸關兩岸民生福祉之事高度重視,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省長唐登傑出席現場會。

  劉結一在致辭時指出,回顧昔日,金門縣飽受缺水之苦,民眾生活不便,經濟發展受限,祖國大陸一直牽掛在心。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順利實施,為金門民生需求、建設發展解燃眉之急、免後顧之憂,這是金門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是兩岸同胞共同慶賀的一件大事、喜事,更為兩岸關係史冊增添了同胞情誼水乳交融的又一佳話。臺灣某些人出於陰暗的政治目的,竟然對老百姓儘早解決吃水用水問題橫加阻撓,無理取鬧,把廣大臺灣同胞的福祉、切身利益和生活必需置於何處?兩岸同胞看得一清二楚。民心不可逆,民意不可違!這些人無視廣大臺灣同胞民意,背離廣大臺灣民眾的利益,必然自食其果。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現場會在福建晉江舉行,工程實現正式通水。(福建省臺辦 張寧 攝)

  誰知,發動一連串政治操作卻把自己逼到了尷尬境地的臺當局急了。據“東森新聞雲”報道,臺陸委會昨日發佈措詞強硬的新聞稿,文中負面措詞傾巢而出,直指大陸“政治操作”“顛倒是非”,並特意指稱供水“仍由臺灣買單,不是免費贈送”。

  聽聞陸委會這番説辭,臺灣網友都忍不了了:“這件事本身是極度缺水的金門大大受惠,大陸以每噸小于臺灣島內自己供水的收費絕對是優惠價格,絕非盈利項目。以收費為由故意回避優惠價格,陸委會操縱‘反中仇陸’民粹如潑婦罵街何時了?”“陸委會否認是‘惠臺措施’,為什麼金門不從臺灣引水?”

  臺媒也對此作了一番分析,《旺報》直指大陸對臺善意十足。該報文章指出,2015年所簽訂的引水協議可以説讓金門佔盡便宜,真正自泉州引水1噸的成本大約45.5元(新台幣,下同。金門縣政府曾評估過從高雄送水,1噸成本約280元),但福利按契約供給金門的水費5年內1噸9.89元,比臺灣自來水費1噸11元還便宜。此外,全長27.62公里的引水管線,位於大陸的10公里陸管全由大陸出資,加上加壓站等總工程經費3億8000萬人民幣(約19億台幣),全由大陸自行吸收;臺灣負責的工程費用,約13.5億元新台幣。

福建向金門供水線路圖。(圖片來源:臺灣《旺報》)

  臺灣《聯合報》針對此事連發多篇評論文章,直批臺當局“這類嘴炮,可以省省了。”報道建議陸委會,不如去問問經濟部門,金門若採取海水淡化,每噸成本超過70元;若是由臺灣運水過去,每噸成本更高達300元。在這種情況下,金門能取得跟臺灣差不多的便宜淡水,很值得慶倖了,陸委會千萬別把它搞砸。

民進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聯合報》回憶,從晉江通往金門的供水管線,曾經過八二三炮戰洗禮,現在成為解決金門缺水的民生之地,何其可貴與不易。這場歷史性的兩岸通水,需要累積多少善意?但兩岸官方的認知卻有極大差距:大陸認為供水金門的背後承載款款溫情;但蔡當局認為這不過是場買賣交易,與其説供水,不如説購水,讓原本喜劇也變了味。

  在題為《漠視民生 民心恐一路向西》一文中,《聯合報》指出,民進黨當局企圖以降格、冷處理等方式來“反制”大陸,諸多事實證明民進黨只是自曝其短,甚至只會被笑是“見笑轉生氣(意指惱羞成怒)”“關起門來打自家小孩”。(木木)

[責任編輯:李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