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秋祭白色恐怖死難者 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冀兩岸統一
新華社臺北10月29日電(記者黃揚、齊湘輝)一年一度的臺灣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追思慰靈大會29日下午在臺北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盡管風雨交加,仍有百余人來到現場參會。人們肅立于一幅幅烈士遺照前,向在20世紀50年代白色恐怖中犧牲的烈士默哀、致敬。
這場秋祭由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主辦,前來參加者包括白色恐怖死難者的家人、白色恐怖的幸存者和各界代表等。
20世紀50年代,白色恐怖籠罩島內,許多懷抱愛鄉愛國情懷和改造社會理想的兩岸進步人士被臺當局逮捕,他們慷慨赴義,魂斷馬場町刑場,後被草草掩埋在臺北六張犁的荒山中,犧牲時大都正值青壯年。據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介紹,該團體經多年尋找,1993年終于在六張犁發現4個棄葬區,之後連年持續在馬場町公園舉辦秋祭。
本次活動以“堅持愛國主義傳統 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為主題。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周弘奇在致辭時說,我們回到烈士犧牲的馬場町刑場,除了緬懷當年烈士追求改造社會與民族統一的理想外,更重要的是向臺灣社會表達白色恐怖受難人及其家屬對當前臺海局勢的擔憂與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呼吁。
儀式上,全體與會者肅立、默哀、獻花、行三鞠躬禮,歌蚑隊獻唱《安息歌》等歌曲,表達緬懷哀思。
“今天是悼念革命先烈的日子,我以萬分的悲痛及悲憤的心情拜祭。”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代表彭金木在現場致辭時說。這位97歲高齡的老人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號召大家,將悲痛轉化為愛國熱血的力量,反對“臺獨”,增強兩岸和平統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