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以臺制華”這癮,得戒!

2021-08-17 08:5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記者陳舒、王承昊

  用打“臺灣牌”來牽制、遏制中國,是美國長期以來慣用手法,美新一屆政府上臺後積習不改,仍是各種小動作不斷。繼不久前“高調”宣佈對臺新一輪軍售之後,美國日前又接連在涉臺問題上玩弄小把戲。先是國會參議院通過一項涉臺議案,要讓臺灣獲得世衛大會觀察員地位,助其拓寬所謂“國際空間”;隨後“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等官員多次放言,要“加強臺海嚇阻力”。種種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錯誤言行,彰顯美國操弄“以臺制華”已然“上癮”。

  事實上,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後,曾釋放要改善美中關係的信號,表示“雙邊關係非常重要”。但其實際言行讓人看到的卻是口是心非、表裏不一。這種情況充分表明,美國對華心態具有嚴重的兩面性:既想保持關係穩定,又要遏制中國發展;既想好處佔盡,又不惜把壞事做絕。追根究底,還是因為美國一些政治勢力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系統性挑戰”乃至所謂“最大威脅”,因而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予以遏制,打“臺灣牌”只是其“反華組合拳”中的一招,因為民進黨當局好用、聽話,美國冀望以“低成本”謀取“高收益”。中方已經一再表明,堅決反對美臺以任何藉口、任何形式搞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美國打“臺灣牌”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顯然是在“玩火”。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美國歷屆政府對此一清二楚。多年來,無論臺面之下“挺臺小動作”如何變換,美國始終“在危險的邊緣試探”,並不敢實質踩踏一個中國這條紅線,更不會因“臺獨”為臺灣而戰。美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都曾在公開場合表明支援一個中國、不支援“臺獨”。例如,美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採訪時重申“將一直支援一個中國政策”;美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演講中稱“不打算與解放軍起衝突”;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線上上對話會上表示“不支援‘臺獨’”等。因此,無論是打著所謂維持“臺海嚇阻力”的旗號對臺軍售,還是反覆操作“涉臺世衛大會”議題,美國都是基於“美國優先”思維,出於自身戰略目標和利益考量。有臺灣專家看得透徹:“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打‘臺灣牌’,一直風聲大,雨點小,且關鍵時刻必定縮手”,“美國斷無為臺灣犧牲的打算”。

  民進黨當局緊抱美國大腿,“倚美謀獨”,這是該黨的政治本性所決定的。了解民進黨歷史的人都清楚,該黨自成立之日起便頑固堅持“臺獨”立場,當局領導人更是對“兩國論”情有獨鍾。民進黨上臺以後,不斷隨美起舞,一是為尋求力挺與支援,為其“臺獨”意識形態張目,二是借助美國庇護,抵禦、對衝大陸追求國家統一的強大意志。因此,他們樂此不疲地散佈所謂“臺美關係正處巔峰”的論調,期盼持續深化所謂“真朋友、真進展”的“夥伴”關係。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在接受日媒採訪時大肆散佈“臺獨”言論,渲染大陸對臺軍事威脅,聲稱美日等國對臺灣安全問題“表達關切”,是對中國大陸送出“信號”。

  民進黨當局為謀一己一黨之私,積極配合美西方各類反華勢力,甘當馬前卒,用臺灣百姓的血汗錢給自己交“保護費”,拿臺灣百姓福祉當拉高自己支援率的“籌碼”,全然不顧其火中取栗的做法將把臺灣帶向危險境地。綠營政客們更是透過“大內宣”洗腦民眾,“臺美簽署海巡合作備忘錄”、美國務院發佈所謂新版“對臺交往準則”等,都是其宣傳的拿手題材,他們刻意地忽略不利、放大有利,努力營造出“美臺關係深化、提升”的假像,以犧牲民眾利益卑微地換取美國支援。這樣的政治謀算和權謀操弄,將給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帶來更大威脅,給兩岸人民利益福祉帶來更大危害。

  臺海和平穩定事關兩岸同胞安危福祉,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事關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我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我們有堅強的決心、堅定的意志、強大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臺獨”分裂圖謀。在21世紀的今天,一個中國原則早已是國際共識,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已是夕陽西下。美國“以臺制華”這癮,得戒!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的路數,得改!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