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從“臺獨”到“臺毒” 看臺灣的“制毒王國”路

2017年11月07日 13:39:01來源:台灣網

  臺灣包袱鋪,面對毒品請説“不”!我是提倡健康生活堅決擁護黨和國家號召的良民大侃子~不知道各位是如何定義“健康生活”的,反正侃爺是覺得像健身啊這種都只是輔助手段,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任何有害身體健康的東西不好奇不嘗試。當然,偶爾抽個小煙喝個小酒的倒也無傷大雅,但是有些東西卻是萬萬碰不得,一丁點都不行,比如——毒品!

  近日對岸又出了樁大事,以致臺媒都自嘆臺灣將淪為“制毒王國”了。

  據《聯合報》報道,臺灣相關部門1日宣佈查獲了一批准備以海運貨櫃走私到馬來西亞的60大箱、300多萬顆、重達828公斤、市價高達7億元(新台幣,下同)的毒品“一粒眠”,估計可供300萬人施用。連臺媒也震撼的表示:如此劑量足以迷昏全臺北的市民,更稱這不僅是近年島內查獲的最大宗毒品走私案,也凸顯臺灣地下制毒工廠問題的嚴重性。

  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特髮指示,稱“反毒”如今是當局的重要工作,並要求相關單位正視許多毒品是在臺灣製造的現實。據了解,臺灣檢警調各單位現已鎖定了特定的大型制毒地下工廠。

  臺灣毒品氾濫製造猖獗

  近年來,臺灣的毒品“生意”絕對算得上“紅紅火火”,從販毒制毒到運毒一氣呵成,也讓“一粒眠”的製造技術日漸成熟,加之島內並沒有因毒品判死刑的規定,如此一來,便讓不少人看到了“商機”,對此有網友調侃道:“臺毒”成功指日可待啊!

  據悉,在2012年4月,臺灣“刑事局”曾在基隆港查獲了一批用布料藏裹的、準備走私到香港的“一粒眠”毒品,305萬顆的數量在當時令人相當咋舌。沒想到,這次又查獲了數量不遑多讓的“一粒眠”。

  明明這些年臺當局一直花大把的銀子在宣傳“反毒”啊,但這效果似乎……

  根據臺當局“法務部”的統計,去年全臺各地檢署新收偵查毒品案件8萬9038件、共計6596.9公斤,其中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等)佔24.8%、65.2公斤,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等)佔71.8%、660.2公斤,其餘為第三級毒品(愷他命等)與第四級毒品,分為1219.0公斤及4652.5公斤。與2015年相比,毒品案件數增加了17.7%、重量增加了36.3%。此外,去年臺灣還查獲了24座毒品製造工廠。

  嗯,看來真如網友所言,臺灣的GDP增長多虧了“制毒師傅”啊~

  説到臺灣那些善於製造“安毒”、“一粒眠”等二級、四級的“制毒師傅”,那可真是“深藏功與名”啊!

  比如去年那個綽號為“阿國”的余姓制毒師傅,他就利用人煙稀少的花東山區當掩護,設立了制毒工廠,並且養了十多只山豬當哨兵,還有比特犬做警衛,在如此畫風清奇的防禦體系下,製作出了液態“安非他命”七十八公斤。

  再比如那個堪稱臺灣“安毒鼻祖”、享譽國際“盛名”的饒和師傅,他專注制毒20年,之後化名“鐘安夫”隱身幕後,遊走于各國傳教制毒技法,其徒子徒孫更是散佈全世界,還曾遭大陸、美、澳、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列位“饒和項目”的聯合緝捕對象。2009年,饒和及其共犯被臺灣高雄市調查處於逮捕。

  “毒”步世界的臺灣被菲律賓總統點名批評

  臺灣的制毒運毒能力近年來也是備受國際矚目 ,最值得一提也是最令各位印象深刻的恐怕當屬菲律賓總統的點名。

  眾所週知,自雷厲風行的杜特爾特上任總統後,菲律賓的“掃毒”行動可謂前所未有,“寧可錯殺也不漏放”的杜特爾特在不久前的演講中直言,該國毒品除來自自家外,臺灣地區也是來源之一。

  而令人意外的是,一向愛“甩鍋”的臺當局及部分盲目“愛臺”的網友,都對這次的點名持認同態度。大多網友都留言表示,臺灣已成“國際認證的詐騙毒島!”;也有人一針見血直指臺灣毒品氾濫皆因“刑責太輕”、“應該是要學菲律賓全面掃毒”;更有網友嘲諷道“臺灣臉丟光簡稱臺灣之光”。

  與此同時,臺當局“駐菲律賓代表”林松煥在接受島內媒體電話訪問時也坦言,菲律賓總統“講的是事實”,更指出,長年以來不少臺灣年輕人也涉入了菲律賓的毒品事件中。

  “臺毒”害慘臺灣下一代

  臺灣毒品的氾濫也使另一個社會問題凸顯:吸食毒品的族群越發年輕化!

  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今年4月時的一則新聞:2名高中生夾帶價值6000萬元“安非他命”,欲由桃園機場闖關赴紐西蘭,之後被臺灣“航警局”逮捕。

  在這起事件中的兩案涉案人員,一個是年僅16歲的陳姓少年,另一個是19歲的胡姓少年,其中陳男更成為了歷年被臺灣警方查獲的最年輕的運毒“工具”。2人在訊查時供稱此前並不認識,只是分別以8萬及20萬元的代價幫忙運毒而已。同時,這起事件也是臺航警在那1個月來查獲的第3起大型“運毒闖關案”,如此,臺灣“毒品轉運中心”與“輸出大地”的污名也算正式坐實了。

  而去年臺灣21歲的李姓青年在吸毒後,因討要生活費遭拒便狂砍爺爺奶奶共203刀,之後還焚屍的新聞也在兩岸引發了熱議。

  據臺灣“警政署”的數據顯示,2014年查獲的青少年使用毒品數為5280人,2015年查獲人數攀升至7722人,2016年又增到7909人。另悉,臺灣青少年主要吸食的毒品是“K他命”。

  這些青年在逮捕後通常會被移送至臺灣各縣市法院的少年法庭,在“少年事件處理法”的處罰下,初犯通常都僅以訓誡或保護管束、定期至法院報到進行驗尿上課作為處罰;而多次被抓者至多先送各地“少年觀護所”;只有累犯屢勸不聽者、行為極其嚴重者,法官才會判刑到“感化院”進行感化教育,而最終出到社會後也不會有案底。為此有人質疑:或許因為臺灣對吸毒少年的處罰較輕才無法起到警示作用。

  從“詐騙集團”到“毒”步世界,從“臺獨”到“臺毒”,臺灣青年在當局及社會風氣的摧殘下,未來前景著實令人憂心。但即便在毒品如此氾濫的情勢下,竟曾有民進黨“立委”提出“擴大施用毒品罪醫療前置化”方案,希望給吸毒犯機會,還稱若毒販完成戒癮治療就不起訴。該提案不僅引發了“吸毒除罪化”的批評質疑聲,更有人表示若真實施,那毒品進入校園的歪風就更難控制了。

  而這次的臺灣大宗毒品走私案也讓網友哀嘆:如果校園防毒與社會抓毒未盡全功,那麼臺灣只會越來越“毒”,下一代被“毒害”的情形實在值得堪憂!

  “反毒禁毒”從來都不是流於形式的宣傳活動,更不是政客用來攬羅人心的華麗表演,若臺當局不根治不嚴懲,就只能將“毒蟲”越養越大,最後不僅“自掘墳墓”,更會害苦下一代。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