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度哽咽,馬英九受訪再談兩岸“和平解決,對祖先就有交代了”

2023-06-01 16: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清明節前後,73歲的馬英九完成了12天的首次大陸行。這是其回到湖南湘潭老家祭祖。(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6月1日訊  今年清明節前後,73歲的馬英九完成了12天的首次大陸行,這次期盼了30多年的祭祖尋根、交流參訪之旅,讓馬英九得償所願,也給新一年兩岸大交流開了一個好頭。他返回臺灣時感慨,“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馬英九日前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採訪時説,殷切盼望兩岸中國人能超越歷史格局,以和平民主解決歧見,打破中國歷史上分合必有一戰的所謂“鐵律”,這樣就對祖先有交代了。
   “九二共識”已寫入中國國民黨黨章 黨員須遵守
  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和國共兩黨交往的政治基礎,也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馬英九也是“九二共識”的倡導者、支援者。
馬英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雖然“九二共識”一度被綠營操弄成所謂“選票毒藥”,部分中國國民黨人士避而不談,甚至出現懷疑、放棄的雜音,但馬英九在上述採訪中説,“九二共識”已寫入中國國民黨黨章與政綱,任何黨員都要遵守,“我不認為這有爭議,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問題。”
  為操弄“臺獨”、製造兩岸對立,民進黨刻意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混為一談。馬英九認為,這兩者本來就不應該“劃等號”,甚至説明“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都是“多餘的”。
  國臺辦曾明確指出,“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是有明顯區別的兩個概念。“九二共識”是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受權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一國兩制”是國家統一後的制度安排。
  針對大陸方面的相關表態,馬英九認為,這説明“大陸更有自信,也對兩岸關係大局更有宏觀性的思考”。
  兩度哽咽 兩岸問題能和平解決,對祖先就有交代了
  據報道,馬英九在受訪時兩度哽咽,一次是提到在中國歷史中,統一時間佔七成,分裂時間佔三成,每逢分合必有一戰,“這是中國歷史的鐵律”。如果兩岸中國人能超越歷史格局,以和平方式、民主過程解決歧見,“對我們的祖先就有交代了”。
  説到自家祖先從陜西移到江西,定居湖南湘潭,再渡海到臺灣苗栗的歷程,馬英九再次哽咽,“每次看到中華民族的大遷徙,都會很感動”。“在歷史上讀到大江大海的大移動,原來我們也是其中的一環”。
  時間回到兩個月前,馬英九一行來到湖南湘潭祭祖。宣讀祭祖文時,馬英九難掩激動情緒,語帶哽咽。
攜家人在湖南祭祖的馬英九受訪時引述馬家祖訓,一度哽咽落淚。(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在接受媒體聯訪時,馬英九情緒仍未平復,不時用手絹擦拭臉頰。他哽咽對記者説,祖父在父親7歲時就過世,自己雖未曾與他謀面,但心心唸唸就是希望(回來)祭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是我們中國人道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陸方面曾評價馬英九,素有民族情懷和振興中華信念,充分體現了作為炎黃子孫的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馬英九在大陸行中,也多次公開提到“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振興中華”、“兩岸中國人”、“我們中國人”、“一個中國”這些詞彙。
  在中山陵,他承襲孫中山遺願,呼籲“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回避的責任”;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馬英九提出“身為中國人,不管在海峽哪一邊,都應該自立自強”;在湖南大學交流時,馬英九説,“兩岸同文同種,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這非常重要。”
  中國國民黨主政者務必用和平解決爭端,避免戰爭風險
  中國國民黨不久前正式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明年1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對壘執政的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以及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上周,侯友宜前往拜會馬英九,在其會面後於社交媒體公佈的內容中,侯友宜讚賞馬英九執政期間,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促進兩岸常態交流,在這趟向馬英九請益之行中,感謝馬英九與他分享了對臺海關係的深入看法,並表示“臺灣必須走在和平的道路上”。馬英九方面也公開表示,馬全力“挺侯”,全黨都將侯友宜後盾。
侯友宜(右)日前拜會馬英九(左)。(圖片來源:侯友宜社交平臺)
  當前,兩岸論述是侯友宜的必考題,是兩岸輿論關注的重中之重。有評論認為,馬英九為中國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定下大方向,只要結合侯友宜治理內政的能力,再努力凝聚中間選民和非綠力量,就能為藍軍勝選打下基礎。
  馬英九在受訪時回應説,他過去三四十年間參與了臺灣對大陸政策制定的所有重要發展,能比較精確地掌握兩岸關係,希望這一步走出去,兩岸能往前發展。未來若能政黨輪替,希望中國國民黨主政者能注意兩岸關係敏感之處,務必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避免戰爭風險。
  此外,馬英九對侯友宜整合泛藍和非綠寄予厚望,認為郭臺銘會貫徹承諾輔選,而“只要侯友宜和郭臺銘能合作創造領先優勢”,柯文哲和民眾黨為了生存最終會靠過來。
  馬英九説,如果由他做決定,他會主動邀請柯文哲一起團結打選戰。他也認為,隨著時間演進,當形勢更明顯時,當事人態度就會改變。“對雙方整合能夠成功,我寄予厚望。”(文/李寧 審校/李柏濤)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