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墨綠”慢慢“洗白”,柯文哲提出2024兩岸政策有“兩個關鍵詞”

2023-05-09 15: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9日訊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日(8日)赴該黨中央黨部登記,正式投入參選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本月17日,民眾黨將正式公告提名柯文哲作為該黨候選人。而對於輿論最關注的兩岸政策,柯文哲提出以“臺灣自主、兩岸和平”為核心,與大陸展開溝通對話,爭取臺灣“最大生存空間”。

  早在柯文哲開啟訪美之行時,民眾黨就曾表示其“政治白皮書”定調兩岸政策是所謂“臺灣自主、兩岸和平、備戰不畏戰”。

  柯文哲在美國參加活動時曾公開説,臺灣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防務力量,自己實力要夠強,同時要想辦法“減少對方敵意,增加善意”。柯文哲還説,他一直主張“交流可以增加善意”,有善意才能避免誤解、避免戰爭風險,但沒有交流很難建立善意。

  這類似“最大公約數”的兩岸論述,當時被許多輿論解讀為“想趁著中國國民黨與民進黨在選舉時針鋒相對的契機,中和兩個黨派的政治主張,為民眾黨拉取島內民眾的選票”。

  所謂“自主、和平”的關鍵詞,也是柯文哲看準島內中間選民的訴求,吸引選票的權宜之計。

  臺灣政治人物的所謂光譜,經常隨時局變化而變化。其實,柯文哲首次選臺北市長之時,雖然高舉“白色力量”的口號,但如果把他走過的路拿出來對比,就知他的“白色”是從“墨綠”慢慢“洗白”而來。

  1994年,陳水扁選臺北市長時,柯文哲為陳水扁醫界後援會幹部。2000年,柯文哲擔任陳水扁競選領導人臺大醫院後援會召集人。2012年4月,柯文哲參與“凱達格蘭學校”(陳水扁一手創立)當學生。

  柯文哲還曾支援蔡英文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為蔡組織競選後援會與進行募款,也是“小英之友會”常任理事。甚至當年當選臺北市長,也是因民進黨“禮讓”與支援。

  2019年6月初,他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時表示,當今世界上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兩岸事務不是外交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是一個有專屬定位的兩岸關係。

  一直到去年,還是臺北市長的柯文哲被中國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鴻薇詢問,其兩岸路線會走“抗中保臺”還是過去的“兩岸一家親”?柯文哲回應,“保臺”是一個目的,但不需要與“抗中”連在一起,“你‘抗中’真的可以‘保臺’嗎?這要打問號,所以‘保臺’才是真正目的。”柯文哲當時説,自己還是主張兩岸要對話,一家親比一家仇好,“不要失去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喜歡。”(編輯/張玲 審校/李柏濤)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