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媒社評:和平是主流民意 續辦雙城論壇柯文哲做對了

2022-07-18 10: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18日訊 繼第14屆海峽論壇後,臺北市政府與上海市政府共同舉辦的雙城論壇即將登場。臺灣《旺報》昨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柯文哲堅持繼續舉辦雙城論壇,展現了臺灣民間社會期盼兩岸擴大交流的主流民意。

  文章説,民進黨二度執政後,官方交流急速冷卻,民間交流也受到打壓。臺陸委會和一些政治人物以兩岸軍事緊張為由,反對雙城論壇的舉辦。過去3年,在民進黨當局打壓下,加上疫情影響,兩岸民間交流冷清許久。如果再不善用有限的交流平臺,兩岸關係只會每況愈下。柯文哲感嘆,即使美蘇冷戰對峙,雙方都還有熱線保持暢通,兩岸官方溝通完全中斷,民眾如果再互相敵視,將會十分危險。

  柯文哲還點出一個現實面,那就是兩岸經貿與社會的緊密連結。目前臺灣出口貿易中大陸就佔42.3%,臺灣對大陸出超1000多億美元。民進黨上臺後對大陸的經濟依賴有增無減,不敢停掉“在野”時口口聲聲的糖衣毒藥──ECFA。最近許多出口大國(或地區)諸如日本、韓國、德國都出現貿易逆差,世界經濟前景黯淡,危機四伏,如果臺灣任由意識形態淩駕經濟理性之上,臺灣經濟將會受到嚴重傷害。

  文章指出,柯文哲“墨綠”出身,與大陸官方打交道難免格格不入。他自承,在交流時兩邊有許多衝突和爭論,但是交流幾次後就知道彼此底線,進一步互相尊重、互相合作,最後互相諒解。可見只要抱持溝通的意願,不同的意識形態還是有交流的可能。雙城論壇並無不對等的問題,“抹紅”交流平臺並無必要,反而凸顯缺乏自信。

  根據最近幾項民調顯示,臺灣民眾不分黨派,大多數人的意向都是希望兩岸恢復和平交流。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5月公佈的民調顯示有68.5%的島內民眾,支援兩岸在疫情穩定下,逐步開放交流,並放寬大陸人士赴臺的渠道。臺陸委會6月委託臺灣政治大學的民調也顯示同樣的民意,有7成以上島內民眾贊成在兩岸疫情逐步穩定後,循序恢復大陸人士赴臺從事交流活動。

  文章強調,維持現狀與兩岸和平是主流民意,和平需要友善的環境,不交流只會製造誤解、累積惡感、不利和平,民進黨受島內民眾託付就應該順應民意,營造兩岸人民往來的友好環境與氣氛,而不是一到選舉就利用“反中”牌,“抹紅”反對黨,破壞社會和諧,撕裂兩岸人民感情,以圖個人、派系與政黨的政治利益。經貿熱、政治冷、民間凍的畸形兩岸關係,不利臺灣發展,更平添兩岸軍事與政治風險,極為不智。在這種情形下,柯文哲繼續舉辦雙城論壇更顯彌足珍貴。(編輯/郭碧娟 審校/李柏濤)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