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警惕!美國務院官網刪除不支援“臺獨”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項重要表述

2022-05-10 16: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圖片源自網路

  台灣網5月10日訊 有兩岸媒體關注到,美國國務院近日在其官網更換了對於“美臺關係”的表述,去掉了“美國不支援‘臺獨’”、“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等兩處重要內容,替換為“基於所謂‘臺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謂‘六項保證’的長期‘一中政策’”。美國國務院有關人士及“在臺協會”在回應臺媒相關詢問時,狡辯稱“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有大陸學者則受訪指出,這是美國涉臺立場的一次“倒退”。島內輿論認為,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的文字有調整“並不意外”,並未跨越“一中政策”的紅線。而對於這些問題,中方曾多次強調,所謂“與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純粹是美國內一些勢力炮製出來的,是非法和無效的。縱容鼓動“臺獨”勢力發展,挑戰和掏空一中原則,不僅會把臺灣推向危險的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美國務院更新美臺關係表述刪“不支援‘臺獨’”

  綜合媒體報道,美國國務院近日在其官網中對“美臺關係”的表述做了大篇幅調整和修改,刪除了兩處重要內容:“美國不支援臺獨”以及“1979年美中聯合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將外交承認從臺北改為北京。美國在聯合公報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此外,美國國務院還增添了“美國長期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以‘與臺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對臺‘六項保證’為指導”,以及“臺灣已成為美國在貿易和投資、健康、半導體和其他關鍵供應鏈、投資篩選、科技、教育和推進民主價值觀等方面的重要夥伴”等內容。

  美單方惡意炮製“與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

  據美國媒體報道,所謂“與臺灣關係法”,是美國在1979年正式同中國大陸建交三個月後,為持續維持美臺間的非官方關係,以及其他民間的商業和文化往來而炮製的國內法。包括了“美國將向臺灣提供必要數量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以使臺灣能夠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等內容。

  而所謂“六項保證”,是1982年美國對臺灣作出的軍售相關承諾,包括美國未同意設定終止對臺軍售的日期、未同意修訂“與臺灣關係法”等內容。

  外交部:“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非法和無效

  此前,我外交部曾明確表示,美方應該遵守的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這是中美兩國的重要政治共識,也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所謂“與臺灣關係法”也好,對臺“六項保證”也罷,這些純粹是美國內一些勢力炮製出來的,都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背道而馳,其實質是將美國的國內法淩駕於國際義務之上,是非法和無效的。

  兩處修改是否傳遞美國政策改變的訊號?

  有臺媒質疑,美國國務院的這些修改是否傳遞美國政策改變的訊號?對此,美國“在臺協會”發言人在回復時辯稱,40多年來,美國的“一中政策”是以所謂“臺灣關係法”、《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為依據。而一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則宣稱“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但其並未説明為何要在此時更新官網內容。

  大陸專家:美國一中政策正如“切香腸”般倒退

  針對這些修改,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上述兩處刪減意味著美國對臺政策倒退。華盛頓在不斷“掏空”其一個中國政策,即中方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實質性內容。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正在如同“切香腸”一樣在不斷地向後倒退。同時他預測,在具體行動上,美國未來還會進一步提高美臺的實質性關係。

  島內輿論:美國仍遵循“一中政策”未越紅線

  島內輿論則對此持謹慎態度。有島內涉外人士分析認為,在中美競爭關係下,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文字有些改變、調整,不令人意外。但重要的是美國仍遵循“一中政策”,並未跨越紅線。美國雖刪“不支援‘臺獨’”,但也未説出“支援”字眼,未來美國官員的解釋和實際行動才是觀察重點。

  王毅:掏空一中原則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後果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指出,美國一些勢力為了遏制中國的振興,縱容鼓動“臺獨”勢力發展,挑戰和掏空一中原則,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不僅會把臺灣推向危險的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他強調,臺灣的前途希望在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於實現國家的統一,而不是依靠什麼外部的“空頭支票”。“挾洋謀獨”沒有出路,“以臺制華”註定失敗,臺灣終會回到祖國的懷抱。

  王毅:美方應回歸一中原則本義勿縱容“臺獨”

  王毅3月5日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時也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美方應當回歸一個中國原則的本義,停止縱容支援“臺獨”行徑,停止干涉中國的內政,以實際行動維護中美關係大局。(台灣網特約記者 普燕)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