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美期間談及烏克蘭危機和臺海形勢 否認扮演中美“傳話人”角色

2022-04-01 16: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在美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0日談及中美關係、臺海局勢及新加坡角色等問題。(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台灣網4月1日訊 原定於在3月底召開的美國與東盟國家特別峰會,被無限期推遲之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26日至4月2日赴美訪問,成為拜登就任總統後,首個訪問華盛頓的東盟國家首腦。在訪美期間,李顯龍多次提到中美關係、臺海局勢及新加坡角色,他談到各方都希望不以暴力或非和平方式“改變臺海現狀”,但這很難處理,應尋求建立“印太”地區熱戰的和平解決機制。而面對媒體詢問,李顯龍強調,新加坡不是“北京的耳語者”(不是中美間的“傳話人”),並反對中美脫鉤及將中國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

  李顯龍:各方都希望臺海維持現狀 反對非和平

  綜合臺媒及外媒報道,在美訪問的李顯龍30日參加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座談會,談及中美關係、臺海局勢及新加坡角色等問題。在一個小時的對話會裏,主持人、臺下與線上對觀眾提出的問題中,不少圍繞著中國。

  近來一直有人將俄烏與臺海局勢相比較,但李顯龍認為兩者情況不同。他認為,各方都希望不以暴力或非和平方式“改變臺海現狀”,但這很難處理,不僅牽涉經濟、戰略問題,也關乎政局和民意,所以這是長期才能處理的事。

  國臺辦:不承諾放棄武力是針對極少數“臺獨”

  此前,針對中國大陸以何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問題,國臺辦曾表示,中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

  李顯龍呼籲建“印太”熱戰和平解決機制

  此外,有媒體關注到,李顯龍在談話中多次使用“亞太”一詞,而非具有反華意味的“印太”。他在談話中呼籲,應尋求預防“印太”熱戰的和平解決機制,思考“亞太”地區的衝突路徑以及如何避免衝突。

  他直言,美國用“印太”經濟框架作為該地區的接觸手段,應立足於共贏,而不僅僅是建立在戰略、安全和潛在敵意的基礎之上,而且美國應考慮引導方向,防止擦槍走火。

  李顯龍:中國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反對中美脫鉤

  在俄烏戰爭的敏感時刻,李顯龍選擇訪問華盛頓,有媒體曾分析這對中國“不是一個好跡象”。然而李顯龍在美國的幾次發言顯示,新加坡對中國友好的官方口徑並無改變。

  在回答全球化問題時,李顯龍堅持認為,中國會不斷發展壯大,勢頭強大且不可阻擋,試圖阻撓,結果是隔離自己,並且會為這段關係埋下長期隱患。

  他提出,可以試試和中國合作,讓它融入國際體系,雙贏互惠,希望之後會有建設性發展。

  同時,李顯龍也提醒美國,一旦和中國脫鉤,美國會承擔巨大的經濟成本。他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和許多美企的製造基地。“這些連結一旦斷裂,美國也會受到傷害。”

  李顯龍否認扮演中美關係中“北京耳語者”角色

  當天,有美國媒體記者問及,拜登和美國國會是否接受了李總理提供的“北京耳語者”(Beijing whisperer)角色,李顯龍立即予以否認。他指出,新加坡作為以“華族”佔多數的東南亞多元種族國家,有獨立的國家利益和優先考慮順序。(完)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