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醫”改名“臺醫”? 遊錫堃被轟“反中”反到頭殼壞掉

2020-07-06 15: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6日訊 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5日腦洞大開提議稱,將“中醫、中藥”改名為“臺醫、臺藥”,因為韓國、日本對中醫藥都有另外稱呼,只有臺灣的讓人感到混淆。國民黨前民意代表孫大千對此批評,現在是“反中”反到頭殼壞掉了嗎?

  綜合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報道,遊錫堃5日出席“第十二屆臺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時稱,中醫有百年曆史,而漢醫有千年曆史,漢醫傳到韓國叫韓醫,如果傳到臺灣能改叫“臺醫”、“臺藥”也很不錯。此話一齣立即引起外界批評。

  孫大千指出,中醫的中字是因為起源於大陸,歷經數千年的累積和發展,採用同樣的醫術,使用同樣的典籍,難道改了一個名字就會變成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這種自欺欺人的論調,講出來不怕丟臉嗎?他表示,照這種邏輯,所有源自於大陸的宗教信仰,所有源自於中國歷史的書籍著作,是不是都要改名?不會覺得太可笑嗎?臺灣和大陸有著同樣的歷史文化傳承,無法改變,也不需要改變。

  臺灣《中國時報》發文指出,從過去的“中油”到現在的中醫,遊錫堃“逢中必去”。他拋出將“中醫”、“中藥”改成“臺醫”、“臺藥”,預期到外界可能有反彈,主動表示“叫漢醫、漢藥也無所謂”,顯然在他眼中,叫什麼名稱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去中化”。文章表示,在臺灣不會有人把中醫和西醫弄混,反而“臺醫”、“臺藥”指的是何种醫藥?更讓人摸不著頭緒,“漢醫”、“漢藥”的稱呼更易與日本漢方弄混,也脫離不了與大陸的連結。(台灣網 張玲)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