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弱勢勞工因欠卡債 補助金被銀行“私吞”

2020-05-06 14: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民意代表周春米。(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台灣網5月6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勞工也受重創,臺當局推出紓困方案協助勞工渡過難關,但有弱勢勞工陳情表示,他雖申請到3萬元(新台幣,下同)生活補貼,卻因為積欠卡債,款項就被銀行凍結,根本無法使用。

  針對疫情紓困,臺灣勞動主管部門推出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僱主的勞工紓困方案。通過者可獲得3個月共3萬元生活補貼。

  然而有勞工表示,自己工作不穩定,雖順利申請到補貼併入賬,但先前用信用卡借貸生活,積欠銀行10萬餘元,3萬元入賬後,馬上被銀行以法院強制執行的方式凍結,無法領出使用。

  對此,民進黨民意代表周春米表示,民眾好不容易申請到的急難救助,但因為之前有積欠債務,在入賬後卻馬上受到法院扣押,所謂急難救助馬上又變成兩手空空。

  她批評,欠債需還債也是社會中的鐵律,但本次紓困救助的目標族群,都是有迫切需要的弱勢勞工或自營工作者,因此若是急難救助金可以被強制執行的標的,恐怕不符合紓困、救助的用意。

  周春米指出,紓困條例已明確規定,受疫情影響,自臺當局領取之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補償,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現在竟然還發生金融機構不黯紓困規定,直接違法扣押的情形,臺當局應該立刻敦促銀行返還該救助金。(台灣網 劉璐璐)

[責任編輯:劉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