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媒批蔡當局傷兩岸圖私利 自己做不好的別人也別想做

2019-05-08 09: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民進黨當局在兩岸議題進退失據,眼看大陸惠臺政策一波波,藍營政治人物對於赴陸訪問蠢蠢欲動,現在乾脆直接通過“修法”,讓“涉密人員”出境年限從3年增加到6年。從兩岸關係層面,這為蔡當局限縮兩岸交流的例證再添一筆,也是對陸方的變相抵制;從個人的政治盤算,則擺明是“我做不好兩岸,你們也別想做!”

  報道説,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因為與陸方無法達成政治互信基礎,讓兩岸聯繫機制中斷,兩岸政治陷入僵局。不過大陸採取官民區隔、朝野有別的方式,仍與臺灣民間社會及藍營政治人物多有互動,去年“九合一”選舉完,“藍8縣市”一下暴增為藍15縣市,更形成“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這些都讓蔡當局感受到壓力。

  與此同時,大陸不斷祭出惠臺政策,推進同等待遇,吸引越來越多臺青、臺師及臺灣人才赴陸發展,尤其今年初提出的探索兩制臺灣方案,更讓蔡當局決定展開全方位的抵制。恫嚇、管制、阻撓、禁止、裁罰,這五部曲可以概括民進黨對大陸所有互動的態度。上到退將赴陸,中到縣市長訪陸、下到小區主任助理的基層工作,目的就是要增加兩岸交流的成本,以此變相抵制大陸的磁吸,箝制兩岸正常交流。

  報道指出,這次進一步延長“涉密人員”赴陸管制年限,首當其衝的就是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年“習馬”二會可能無望,延宕兩年的國共論壇也再生變數。而臺灣的生存發展繞不開兩岸因素,也因此誰能處理好兩岸,往往對政治人物是加分,因此登陸訪問,常成為臺灣政壇人士蓄積政治能量的重要舞臺,像是27年沒到大陸的王金平,選在投入2020“大選”之際赴陸,就是個例子。

  從兩岸層面,蔡當局用政治手段全方位箝制及限縮兩岸交流,從個人的政治盤算和競爭,在綠營政治人物登陸無門的情況下,也同樣要讓藍營對手綁手綁腳、施展不開。(台灣網 娟子)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