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管中閔被彈劾 臺灣名嘴: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2019年01月17日 09:04:00來源:

新黨創始人之一、臺灣著名媒體人趙少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1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臺當局“監察院”15日出其不意以7比4彈劾管中閔,新黨創始人之一、臺灣著名媒體人趙少康認為,管中閔到底犯了甚麼滔天大罪?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趙少康在廣播節目中指出,目前馬英九提名的“監委”還有16位,民進黨只有11位,這中間有鬼。他表示,按照相關規定,彈劾第一次開會至少要有13位“監委”,“監察院”通知的時候不會告訴“監委”要彈劾誰,通知是按照座位排,譬如説1到13位,中間若有“委員”請假,就補第14位,有2個請假就補到第15位。

  趙少康表示,支援彈劾的“監委”中,6個是蔡英文提名,1個是馬英九提名的,這次彈劾有5個馬係“監委”請假,還有2個來不及補,所以本來是13人開會,只剩11位。他認為,民進黨6個通通出席,1個也沒請假,等於國民黨“監委”被擺一道。

  至於管中閔到底犯了甚麼滔天大罪?趙少康引用“監察院”的説法,管中閔就是替雜誌寫專欄,每個月5萬元(新台幣,下同),先預扣5千元即10%所得稅,每半年再付2萬5,有點獎金的意思,總共65萬。趙少康表示,官員寫文章的很多,尤其寫財經社論,又有理論基礎,又有經驗,這是甚麼滔天大罪?也不是貪污作姦犯科。

  支援彈劾的“監委”説,第一個是“長期”,第二是“匿名”。不過趙少康指出,社論社評都是不具名的,趙少康質疑,“匿名”是甚麼罪?也説不出道理,用筆名不行嗎?

  趙少康還指出,彈劾管中閔理論上不會影響他臺大校長職位,因為“監察院”談後以後要送到“司法院公懲會”,若是現任政務官,就是申誡或撤職,但管中閔現在已經不是現任政務官,這是在羞辱管中閔。

  趙少康認為,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就是要整你,而且都集結好了,出其不意打擊管中閔。他強調,管中閔當“臺灣發展委員會主委”時,為“臺灣發展委員會”爭權益,呼籲重視臺灣經濟建設,那又怎樣?有什麼問題?(台灣網 賈若瀾)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