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歷史不容忘卻——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2週年

2017年10月26日 08:22:41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 題:歷史不容忘卻——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2週年

  新華社記者陳君 張鐘凱 劉剛

  “漠不關心”“被遺忘”,提及10月25日這一天,幾位島內不同年齡段的知名人士不約而同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臺當局對臺灣光復這一重要紀念日的態度。

  這一天是一個永載中華民族史冊的光輝日子。72年前的這一天,臺灣光復,重入中國版圖,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它不僅終結了日本侵略者對臺灣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洗刷了民族恥辱,更標誌著臺灣同胞不屈不撓的抗日鬥爭取得最後勝利。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這一天都是臺灣的法定假日,會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在李登輝、陳水扁當政期間,取消法定假日“臺灣光復紀念日”,進而廢棄“光復節”,篡改為“終戰紀念日”,一再刻意淡化“臺灣光復”的重大歷史意義。去年民進黨再次執政後,慶祝活動都被取消。

  “自從當局取消了光復紀念日的假期,紀念活動愈見平淡稀少,對於臺灣老百姓來説就是平常的一天,不再被記起。”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説。

  今年74歲的王曉波曾任教于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及臺灣史。“從歷史來看,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臺灣才重新回到中國的領土版圖,實現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王曉波説,“我們統派人士認為,只有兩岸的統一才是臺灣的真光復。”

  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指出,以前在光復紀念日,就算是例行公事也有基本的慶祝紀念活動,在現在當局“去中國化”的大背景下,這個節日在臺灣社會更加淡化、被遺忘。

  57歲的藍博洲長年筆耕不輟,書寫反映臺灣同胞愛國傳統的紀實作品。在他看來,臺灣年青一代沒有被日本殖民的經歷,歷史教育也不突出這段歷史。“雖然每年統派在島內都會舉辦紀念活動,但更重要的是要扭轉年輕人錯誤的歷史觀,正本清源,讓更多臺灣民眾能夠認識臺灣這一段被日本殖民的歷史。”

  歷史終究是不能被遺忘的。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聯合多個社團25日發佈的《臺灣各界慶祝臺灣光復72週年聲明》指出,“臺獨”勢力的所作所為就是企圖抹煞兩岸的共同歷史記憶,阻斷臺灣人民的中國認同,切斷兩岸同屬中國與國家再統一的連結,致使兩岸關係陷於冰谷,這是今日臺灣深陷種種危機的最深層因素,所有臺灣同胞必須深刻反思警惕。

  當天上午,由中國統一聯盟主辦的臺灣各界慶祝臺灣光復72週年活動,依舊在臺北中山堂“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舉行。臺灣各界代表近百人在這裡緬懷抗日先烈,慶祝臺灣光復72週年。各界人士合唱光復紀念歌曲,向紀念碑行三鞠躬禮,並向先烈獻花,表達追思與敬意。

  72年前的這一天,盛大的臺灣省受降典禮就是在當時的“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二層大廳舉行的。臺灣同胞聞此喜訊,莫不歡聲雷動,慶祝臺灣光復、回歸祖國。

  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在致詞時表示,當前民進黨當局回避臺灣被日本殖民的屈辱歷史,扭曲否定臺灣光復的歷史,註定是沒有出路的錯誤選擇。我們呼籲要尊重歷史,重回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起努力。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表示,臺灣光復不但是歷史事實,而且是“九二共識”歷史事實的原點。我們呼籲民進黨當局把握歷史機遇,尊重歷史事實,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與大陸開啟統一的政治對話,早日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

  中國國民黨也在臺北舉辦“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2週年紀念大會”。大會展示臺灣光復影片,並向抗戰老兵和光復見證人親屬頒證致敬,感謝他們為了抗日、為了臺灣光復所作的犧牲與奉獻。

  與會的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以及連戰、吳伯雄等每人平均呼籲執政當局必須恢復過去兩岸穩定發展的情況,並重視臺灣光復的歷史意義。連戰表示,希望民進黨當局拿出遠見,重新找回恢復兩岸關係的鑰匙,找回和平發展的道路,在坦蕩的道路上大步邁前。

  入夜,新黨與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新中華兒女學會等團體在臺立法機構附近舉辦“光復新歌聲——慶祝臺灣光復72週年街頭演唱會”,與民眾共同歡唱臺灣光復。新黨主席郁慕明、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等出席。

  女主持人蘇恒説,我們就是要用歌聲唱響光復節,告訴世界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光復節。演唱會以一首搖滾版的《光復紀念歌》開始,以全體合唱《中國人》結束。記者注意到,上臺演唱的都是年輕人,這也是主辦方的用心所在。

  “現在媒體上很少報道光復節和紀念活動,年輕人基本上不怎麼關心這個節日,覺得離得比較遠。”一位姓林的年輕人對記者説,“我覺得還是要多了解過去,有些歷史不能忘。”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