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處涉臺文物散落福建 見證閩臺深厚淵源

時間:2008-12-26 08:10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泉州十二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黃瑤瑛)繼設立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之後,一項涉臺文物保護工程二十六日又將在海峽西岸的福建泉州啟動,拉開福建全面加大涉臺文物保護的序幕。

  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有著極為密切的歷史文化關係。閩臺兩地的淵源關係,通過實物遺存形式在海峽西岸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福建省文化部門二十五日透露,根據為期兩年的涉臺文物普查,目前福建登記涉臺文物一千零七十六處,其中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三十三處。

  據介紹,福建涉臺文物資源主要包括:與臺灣史前文化有相同元素或承襲關係、反映臺灣與大陸地理關係或地理變遷的先秦遺址;反映從大陸傳播到臺灣或臺灣傳播到大陸的宗教信仰或民間信仰的史跡;反映臺胞遷徒進程或祖籍的史跡;反映與臺灣歷史事件或重要人物有關的史跡;反映臺胞在大陸捐建或修繕的各種公益設施或創辦的實業舊址;其他與臺灣社會、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有關係的史跡。

  為切實加強涉臺文物的保護利用,福建多年來已經開展了涉臺文物普查、研討海峽西岸文化遺産保護、編制涉臺文物保護規劃、修訂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建設閩臺緣博物館等一系列工作。

  其中,作為涉臺文物展示利用重要陣地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二00六年在福建泉州開館以來已接待觀眾一百二十多萬人次,其中臺灣各界人士十二萬餘人次;而且舉辦文物特展,開展對臺文化交流活動。廈門公佈了三十一處涉臺文物古跡保護單位,還出臺了《廈門市涉臺文物古跡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將涉臺文物古跡的保護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