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大學生切身感受:“兩岸差距實在大”

2018-01-23 13: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有不少臺灣人選擇前往大陸求學或是工作,更能直接體驗當地的社會文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近日一位臺大學生在網上留言表示,自己到大陸也有一段時間了,這裡與過去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大陸的很多産業早已超越臺灣很多,不禁讓他直呼:“原來臺灣人才是真正的超級玻璃心。”此位大學生並舉例予以説明:

  一、大陸雖然存在地域差異,文化也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身邊的朋友們都表示不想去美國,覺得那邊比較沒有文化。而反觀臺灣,相較之下就顯得沒什麼文化性,很多臺灣人從小就是哈洋、哈日韓,什麼都想學,但一點都不團結。

  二、從生活節奏上來説,與大陸相比,臺灣的步調真的算是慢很多。大陸人走路都很快、搭地鐵也很匆忙,“感覺説先搶先贏,大家動作也都很迅速。”整個城市給人一種很快的感覺;而臺灣人的時間貌似很多,但大多是花在社交軟體上。

  三、在大陸,大家都時刻保持一種“去學習”的心態,“不用在意別人的目光,自己過得好便好”,但是遇到他人的求助時,也絕不會板著一張“死人臉”。反觀臺灣,走在路上總是遇到很多人“想紅”,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只要稍有一點不開心就臭臉。

  四、沒去大陸之前,總認為臺灣服務品質很好,但到這邊之後就覺得只是“還好而已”。因為大陸的服務業很怕得到負評,連過海關都有評價可以“按”,面對消費者稍有不開心,就送優惠券,更是發自內心希望客人開心。他感嘆,“在臺灣很多服務業品質也不錯,但比起用心程度感覺還是輸了大陸一些”。

  這位大學生在讚譽大陸之時,明確在感嘆兩岸差距,也不忘痛批民進黨施政之弊病,大陸進步嚇死人,臺灣仍是“玻璃心。”

  在臺灣,民進黨總是以種種藉口污衊大陸這個不好,那個不好,臺灣大學生在大陸游玩之後得出的這一結論,以種種實例給了臺灣民進黨以迎頭痛擊。

  蔡英文、民進黨上臺以來,並不關心臺灣民眾之疾苦,讓臺灣民眾紅利喪失怡盡。再加上其經濟一團糟,民眾抱怨之聲四起。近日,一則名為“90後是否生錯年代”的話題在臺灣網路上引起熱議。文中提到,沒見過臺灣經濟起飛是什麼樣子,出社會領份吃不飽也餓不死的薪水,有時候覺得人生沒什麼意義。

  近年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人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不僅是因為大陸提供了優惠措施,更因為島內低薪化“無解”,讓青年人對前景失去希望。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説,“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問題是施政重點”、“最低工資3萬元是她的夢想數字”云云。但看她執政一年多來,施政錯漏百齣、天怒人怨,“最低工資3萬元”也真的只能是夢想了。

  面對臺灣的現狀,臺灣民眾呼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臺灣年輕一代多去大陸走走看看,用自己的雙眼親眼見證大陸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臺灣青年為此提出,民進黨當局一貫完弄“掩耳盜鈴”那一套,即欺騙臺灣青年,也無法掩蓋蔡英文的過失,臺灣同胞不如自己切身處地,多來大陸走一走、看一看為好。

  臺灣大學生遊大陸感嘆兩岸差距:大陸進步嚇死人,臺灣仍是“玻璃心。”話語不多,極其精煉,觸發內心的一席話,使人真切的感受到,中國大陸、臺灣兩重天,臺灣民進黨執政一年多,天怒人怨,兩岸走向統一的日子不遠了。(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