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你知道臺灣重名最多的路是哪條路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2:13來源:台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如果你去過臺灣,你應該去過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這是一個在臺灣很“崇高”的地方,臺灣人私底下管這裡叫做“中正廟”。

  不過呢,“中正紀念堂”在民進黨執政時的2007年被所謂的“正名”,改叫做了“臺灣民主紀念館”;後來國民黨又執政,2009年底又“正名”回來──叫做“中正紀念堂”。真是坎坷啊。還好後來民進再執政時,沒有又再折騰它的名字了,至少目前還沒有。

  老蔣死都死了,麻煩的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吶!

  例如,那邊有個地鐵站就叫“中正紀念堂“,那你如果改了名,又不改地鐵名,很怪。改了地鐵名嘛,要花很多錢,一切的路標和地圖都得重做,再説地鐵都叫這個站名十幾年了,你要怎麼改人家的習慣?

  而且,它就算改名成“民進黨勝利紀念堂”,在我們這些外省人心中,它還是永遠的“中正紀念堂”,再怎麼正名也正名不了的。並不是説我們這一代人對於蔣介石有多崇拜,要説討厭他那也不至於。對我們這些臺灣的七零後而言,“蔣公”和“中正紀念堂”代表的,就是一種濃濃的懷舊情緒。

  再説,如果民進黨看“中正紀念堂”不順眼,想改,那麼全臺灣368個鄉鎮市區,合計有181條中正路(當時都是為了紀念蔣介石的)。你要怎麼改?可是話又説回來了,中正路也真是太多了,而且很可能走沒幾步就是一條“中正路”。例如臺南市中正路是個熱鬧商圈,而臺南市北邊的臺南縣麻豆鎮又有一條中正路,這是一個人聲鼎沸的傳統市場,再往北走,臺南縣政府所在地新營市,縣府周邊同樣也有條中正路。由此可見中正在臺灣的魅力真是所向披靡。

  不過,民進黨搞的那次正名中,還是把原來牌樓上“大中至正”的匾額給換成“自由廣場”了。舊匾額多洋氣啊,結果換成很沒感覺的“自由廣場”……很明顯取這名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暗諷老蔣當年凈幹些不自由民主的勾當。臺灣有個頗大的報紙,叫“自由時報”,也是深綠的。這個“自由廣場”聽起來像這家報社的私家廣場,頗令人懷疑取這名字的政府要人是不是和報社有什麼關係?

  在臺灣,有兩大“偉人紀念堂”,一是“國父紀念館”,二就是“中正紀念堂”。但是論氣派論佔地,方方面面,“國父”都完全無法和“中正”相比。我也去過大陸的“中山陵”,個人認為,“中正廟”有點“山寨”中山陵的味道,不過中正廟的宏偉還更勝一籌。對了,中正紀念堂和我也算是有點關係,因為是我出生那一年(1976年)開始建的,我4歲時建好的。

  紀念堂的主色調是藍色和白色,到處各見藍色琉璃瓦配上白色的墻面,雖然明顯是因為配合國民黨徽“青天白日”的形象,不過感覺還真是莊嚴又氣派,是照相時當作背景的好選擇。當然也別忘了從早上10點到下午4點,每個整點都有帥氣的儀隊交接儀式,以及紀念堂裏一堆宣揚“蔣公”多偉大的文物陳列──這不就是“紀念堂”的真諦嗎?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