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人受得了大陸的創業節奏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3:14來源:台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最近和一個朋友聊起一個話題:大陸的創業生活是不是步調太快了?

  她是大陸人,在臺灣讀書兩年,這幾天回來大陸,發現現在大陸在創業方面已經發展得太快,可以説變得非常浮躁,很多人都很焦慮,特別是正在創業的30歲以下的年輕人。

  如果你去中關村、望京、CBD、回龍觀這些地方,你會發現大家不是在談論融資,就是在談論爆款、病毒式行銷、如何起個好標題、讓文章有“十萬加”閱讀量……大家都想用最快的速度來得到眼球,趕快融到資。

  但融到資的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就算是融到資,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後續還有更多坎坷之路要走,你能不能融到第二輪?能不能撐至上市?就算撐到上市,也有很多後來就下市了的。

  為什麼會這樣?大陸處於高速發展中,這個完全可以理解。還有就是很多從鄉村或二三線城市來的年輕人,為了爭一口氣,讓父母親友為自己驕傲,或者不想回到小縣城過那沒有希望的生活,於是在大城市裏每天熬夜,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都是家常便飯。

  她説,她見到的臺灣不是這樣的。很多人隨性而活,例如一個老太太,開了一個很有氣質的咖啡館,但生意不好,以致于她必須另外兼差才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咖啡店的開銷。可是她還是很開心的,兼職也很開心。

  這讓我很有感慨。我也認識很多朋友有機會來北京工作,但是他們一想到北京的霧霾,就紛紛打退堂鼓。但我想説的是,工作的壓力比霧霾更可怕,你永遠不知道要努力到何時才是盡頭,永遠有一場又一場的仗要打。

  我不是説臺灣小確幸很好,小確幸也有它的問題。我只是説,在大陸工作的速度已經失去控制,一般的臺灣人受不了。

  以前在臺灣工作的時候,我老和同事説:工作就和打仗一樣,是要調派資源,全神戒備的。但我現在在北京工作,才知道真正的“調派資源,全神戒備”的滋味是怎樣的。就算是下了班,也一刻放鬆不得,隨時在研究對手的戰情,最新的戰略是怎樣的……太累了,而且這些資訊只會愈來愈多,我根本就疲於應付。

  臺灣人是很注重生活的,如果工作影響了生活品質,他們往往寧可不做。這個的壞處當然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的節奏太慢了,太慵懶了。相對的,他們的物價也漲得不多,當然啦,薪水也漲得不多。

  我還記得,我以前在臺灣的公司,下了班之後,我還有餘暇去健身房或者看看電影,週末兩天我可以去遠一點的地方,爬山騎腳踏車什麼的,完全放空工作的一切。但現在,我只有週日可以休息(據我所知,大部分的創業公司都是如此),而且就算可以休息,我也沒有心休息,一直在擔心我會不會被超越了?我還有什麼沒有做好?

  當然,在這些快速緊張的創業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人樂在其中,例如有些人精力旺盛,有些人就是擅于創業做老闆,但我説的“快速緊張的創業生活”只是大陸的一個大趨勢。我也不認為這樣就是對的或錯的,只是一個現象。只不過,我作為一個臺灣人,我很想問:當人一直這樣高壓工作時,效率會好嗎?(到尾)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