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九二共識”20年:兩岸風雨同舟

時間:2012-10-25 15:59   來源:台灣網

  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經兩岸雙方分別授權,達成“九二共識”。20年過去了,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不斷地進步與融合。如今,兩岸關係呈現出“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好局勢。“九二共識”的達成雖經歷波折,但最終取得了重大成就。海峽之聲日前刊登五期連載,回顧在“九二共識”這一基礎之上,兩岸共同攜手走過的20年光輝歲月。正如有關專家所言:兩岸之間經歷的風雨越多,就越會覺得“九二共識”的形成彌足珍貴,兩岸美好前景的建構,都必須以堅持“九二共識”為前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都必須以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基礎。它不只是兩岸事務性協商的基礎,更是未來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文章整理如下: 

  實實在在的共識  

  1987年底,長達三十多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後,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隨之發展起來,同時也衍生出種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臺灣不得不調整“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的與大陸聯繫與協商的民間性仲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出面處理官方“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為便於與海基會接觸、商談,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推動於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並授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商談中,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海協的基本態度是,海峽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應本著一個中國原則協商解決。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協商。  

  在香港商談中,海協提出了5種文字表述,臺灣海基會也根據臺灣當局“國統會”的結論提出了5種文字表述,臺灣方面雖然也同意兩岸公證書使用是中國內部的事務,雙方均應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並表達了謀求國家統一的願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兩會很難達成一致。在會談即將結束時,海基會代表又增提了3種表述方式,並拿出了他們的最後表述內容:“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惟鋻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證,應加以妥善解決。”還建議“用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錶述一個中國原則”,海協代表表示這是此次商談的主要成果,等把海基會的建議與具體表述內容報告後再正式答覆。  

  香港商談結束後不久,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正式致函臺灣海基會表示,“在這次工作性商談中,貴會代表建議在相互諒解的前提下,採用貴我兩會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錶述一個中國原則,並提出了具體表述內容,其中明確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我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現將我會擬作口頭表述的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本此精神,對兩岸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海協的函後並附上了海基會最後提供的表述方案即”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12月3日,海基會回函海協,對達成共識未表示異議。至此,關於一個中國原則表述問題的討論,以形成雙方相互接受的兩段具體表述內容為結果而告一段落。這就是後來所説的“九二共識”的由來。人們注意到,在海協與海基會1992年達成共識的函電往來中並沒有“九二共識”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又是怎麼來的呢?2000年4月,當時尚未卸任的臺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起在接受媒體的採訪中,首次公開使用“九二共識”一詞概括表述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達成的共識。並被兩岸廣泛接受,這就是“九二共識”四個字的來歷。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