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靜濤:應加強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與臺灣地區的歷史連結研究工作
2023-09-11 16: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大多出生於19世紀末,例如,陳獨秀出生於1879年,李大釗出生於1889年,毛澤東出生於1893年。青年學子自幼生活在一個備受欺淩的國家,自他們識字讀書開始,就感受到國家不幸。列強與中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迫中國割地、賠款,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不能坐視民族淪亡,這些青年學子立下救亡圖存之志。
甲午戰敗,割讓臺灣,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銘記在心。他們面對日本企圖再次瓜分中國的狂妄行徑,不甘消沉,渴望中國之新生,創辦《新青年》雜誌,用手中之筆,著書立説,傳播新知識、新理念,發起新文化運動,欲喚起國人,特別是青年一代。收復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失地,是他們的終身使命,義不容辭。
毛澤東在求學過程中,萌發了救國救民的意識,關注臺灣人民的命運。1936年7月,在陜北,毛澤東與美國記者斯諾長談,回憶其青少年的成長經歷,包括“童年”、“長沙求學”等。其中一段談到愛國意識的起源:“這些事情,一連串出現,對我年輕的思想産生持續衝擊,形成逆反。此時,我還有了一些政治意識,特別是讀了一本關於瓜分中國的小冊子。至今我仍記得,這本小冊子開篇就是‘唉,中國將被征服!’它談到日本侵佔朝鮮和臺灣,失去印度支那、緬甸和其他地區的宗主權。看完這本書,我為國家前途擔憂,開始意識到救中國是所有國民的責任。”
山河破碎,社會動蕩。青年毛澤東難以釋懷國土淪喪,關懷日據下臺灣地區、朝鮮,反對日本提出侵犯中國主權的二十一條。他追隨陳獨秀、李大釗,閱讀進步書刊,接受先進理念,組織同學,編輯刊物,發表文章,分析東方殖民地社會,投身新文化運動,以振興中華為已任,身體力行,立志收復中國所有失地,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
在蘇俄代表的幫助下,1921年7月,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人創建了中國共産黨。他們不畏艱難險阻,不怕流血犧牲,不斷探索中國解放的道路,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2年7月召開。根據列寧關於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以及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制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是,“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無産階級政黨。他的目的是要組織無産階級,用階級鬥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剷除私有財産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産主義的社會”。黨的最低綱領即中國現階段的革命任務,包括:“(1)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2)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3)統一中國本部(包括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同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銘記臺灣。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發佈宣言,關注中國邊疆失地,強調“帝國主義的列強在這八十年侵略中國時期之內,中國已是事實上變成他們共同的殖民地了,中國人民是倒懸于他們欲壑無底的巨吻中間。帝國主義者掠取了中國遼廣的邊疆領土、島嶼和附屬國,做他們新式的殖民地,還奪去許多重要口岸,做他們的租界,並自行把中國劃成幾個各自的勢力範圍圈,實行其專利的掠奪事業”。
東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可分為半殖民地,如中國;殖民地,如朝鮮、越南等國。相較于半殖民地,殖民地人民更為悲慘。幫助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是中國人民的責任。中國共産黨明確提出,幫助東方弱小民族,共同反抗殖民統治,打倒帝國主義,實現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朝鮮、越南的青年與中國共産黨接觸,或加入中國共産黨。受限于《馬關條約》,對於被日本侵佔的臺灣,中國共産黨根據形勢的發展,引導臺灣進步青年,思考臺灣人民的解放道路。
許乃昌(1905-1975年),臺灣彰化人,筆名秀湖、沫雲。1922年進入南京暨南學校求學。1923年,轉赴上海大學學習,在陳獨秀、瞿秋白等人的指引下,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追求進步。得陳獨秀的推薦,許乃昌于1924年9月赴蘇聯莫斯科,就讀于東方勞動者共産主義大學,依據共産國際的殖民地革命理論,思考臺灣革命的道路。1925年初,至日本東京,繼續學習。
作為中國共産黨的輿論陣地,《新青年》雜誌推陳出新,由雙月刊改為季刊,集中于重大專題。1923年6月15日,瞿秋白撰《〈新青年〉之新宣言》,強調“《新青年》當為社會科學的雜誌”,“當研究中國現實的政治經濟狀況”。瞿秋白受中共中央的委託,負責編輯工作。《新青年季刊》第1期為“共産國際號”,第4期為“國民革命號”,于1924年12月20日出版。
許乃昌受世界範圍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運動的鼓舞,視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灣處於黎明期,新的革命運動即將到來。為此,他作長文,約6000字,引用了大量資料,附多幅圖表,以統計資料為依據,包括“近代臺灣史的第一篇、現在的經濟狀況、政治現狀的解剖、文化狀態一瞥、資産階級的解放運動、臺灣與社會革命”。以沫雲為筆名,許乃昌撰《黎明期的臺灣》一文刊于“國民革命號”。
《黎明期的臺灣》不但是《新青年》第一篇專論日據下臺灣的政治論文,更是第一篇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臺灣社會結構,評論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探討臺灣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路向的論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政治價值,突顯中國共産黨人關注臺灣同胞的悲慘命運。
經中國共産黨人的幫助,許乃昌從上海赴莫斯科,再至日本東京,返回臺灣。幾年求學東西,輾轉萬里,增長見識,他逐漸意識到,祖國積貧積弱、自顧不暇,此時仍無力幫助臺灣,臺灣革命不是處於黎明期,而是在日本殖民統治的高壓下。在黑暗中,黎明仍然遙遠,要想救臺灣,必先救祖國。他于1927年在臺灣島內投入中國改造的論戰,深度思考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少了一些浪漫激情,多了一些求真務實。
歷史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與臺灣人民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因諸多複雜因素,卻被人為淡化,甚至遺忘,相關史料整理、學術研究明顯滯後。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2週年之際,沿著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等人的足跡,探討他們于1920年代如何思考臺灣人民的解放道路,還歷史本來面目,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深化與細化臺灣革命史的研究工作,昭示臺灣未來,正當其時。(作者:褚靜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