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系列連載:促進統一“八項主張”與“文攻武備”對臺方略(三)

2019-10-08 08: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央對臺方針政策:一脈相承、與時俱進》之三

促進統一“八項主張”與“文攻武備”對臺方略

(接上篇)

  三、對臺“文攻武備”的總體方略

  “江八點”發表後的幾年,兩岸人員往來、經濟文化交流持續擴大,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的格局愈益鞏固,中國政府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2000年2月21日);而李登輝的主張逐步背棄一個中國原則,從發表“李六點”宣揚兩岸“分裂分治”、到出版新書《臺灣的主張》宣揚中國“七塊論”、直至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宣揚兩岸“兩國論”,原定1999年秋季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訪台計劃被迫中止;擁有“臺獨”黨綱的民進黨勢力漸長,直至2000年5月在臺灣上臺執政,越來越製造兩岸關係緊張。中國政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同時全面開展反“臺獨”反分裂的堅決鬥爭,為此提出系列新的重要論斷和主張。主要是作出三個方面新的表述、兩個方面特別強調。

  三個方面新的表述——2000年8月24日,錢其琛會見臺灣聯合報係訪問團時表示:“就兩岸關係而言,我們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於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以上關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新論述,更加明確兩岸關係為“同屬一中”,中共十六大首次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

  ——2001年9月10日,錢其琛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國際論壇上講話提出,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解決臺灣問題,可以實行比港澳更寬的政策。比如,臺灣可以繼續使用台幣、繼續保留軍隊、繼續保持政府架構、繼續作為單獨關稅區,大陸不會收取臺灣一分一厘的稅收、不會調取臺灣一分一厘的資金。以上“兩不、四繼續”,又一次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內容。

  ——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兩岸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問題,可以談臺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份相適應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空間問題,也可以談臺灣當局的政治地位等問題”。以上“三個可以談”,進一步深化了兩岸和平談判的思想。

  兩個方面特別強調——強調“發展是硬道理”,解決臺灣問題要堅持立足於“發展基礎上”的戰略思想。提出解決中國的所有問題要靠發展,解決臺灣問題更要靠發展;要加快建設、大力發展,增強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等在內的綜合國力,為最終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厚積堅實而強大的基礎。

  ——強調“文攻和武備兩手都要硬”,掌握解決臺灣問題的主動權要堅持“文攻武備”的總方略。提出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但決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是一項重大政治原則;反“臺獨”軍事鬥爭準備工作做得越好,就越有可能爭取到和平統一的前景。

  這兩個強調,審時度勢、高屋建瓴,從世界發展演化的戰略格局,謀劃對中國發展有利的戰略態勢;從大兩岸(太平洋兩岸)、小兩岸(臺灣海峽兩岸)互動的戰略態勢,謀劃中國政府增強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戰略能力;從中國全面(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增強的戰略能力,謀劃其中“極為重要”的“軍事戰略能力”。對於解決臺灣問題,“發展基礎”是根本,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文攻武備”是關鍵,特別在形勢嚴峻、情況複雜時更要堅持。在世紀之交的臺海兩岸關係中,針對李登輝、陳水扁當局越走越遠的分裂行徑,強調“文攻武備”總方略,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文攻武備”是對臺政策的經驗總結——結合對臺工作實際,中國政府充分看到,“臺灣問題經過了長期演變,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際的各種因素相互交織,錯綜複雜,解決起來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在對臺政策經歷準備“武力解放”、謀劃“和平解放”、探索“和平解決”,到確定爭取實現“和平統一”後,又“清醒地看到,實現和平統一絕非易事。我們要制止‘臺獨’分裂圖謀,沒有軍事手段這一手是不行的。”

  “文攻武備”是“和平統一”的可靠保證——根據歷史經驗,中國政府公開宣示,“文攻”與“武備”一體兩面,在堅持爭取和平統一的同時,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和平統一”為“優選”,“不放棄使用武力”為“必備”,“優選”以“必備”為基礎,“必備”為“優選”作保證。因為“軍事鬥爭準備越充分,‘臺獨’分裂勢力就越不敢輕舉妄動,和平統一的希望就越大。” 而且,“即使發生重大‘臺獨’事變,我們也可以戰而勝之。”

  “文攻武備”是“解決臺灣問題”的總方略——聯繫國內外大勢和臺灣海峽時局,中國政府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對中國國家安全最大、最現實的威脅就是“臺獨”分裂勢力。因此,“要把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解決臺灣問題作為努力目標”,同時“軍隊必須抓緊做好反‘臺獨’軍事鬥爭準備”。這樣,針對世紀之交的對臺工作來説,要“把文攻武備作為反‘臺獨’鬥爭的總方略”;推而論之,更徹底地説,解決臺灣問題就是要“堅持文攻武備的總方略”。

  “文攻武備”總方略,認識清醒、謀劃全面。中國政府在世紀之交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結合努力做好軍事準備,既極大地增強了軍事實力,威懾並遏制了各種“臺獨”分裂圖謀,又有效地推動了兩岸關係發展。這一時期,先是國民黨李登輝當局被迫表示不會依照“兩國論”修改臺灣所謂“憲法”和法律,美、日、歐盟等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接著首次上臺執政的陳水扁當局被迫作出“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即表示“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這一時期,1997年4月,福州、廈門至臺灣高雄港啟動試點直航,結束海峽兩岸48年間商船不能直接通航的歷史;1998年起,兩岸貿易貨運船舶經第三地“換單不換船、一船到底”航行兩岸;1999年12月,國務院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2000年2月,臺灣開放大陸媒體記者駐點採訪;2000年9月,國務院臺辦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後開始舉行新聞發佈會;2001年1月,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間開通直接客貨運輸。

  總之,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祖國大陸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時期,兩岸民間交往方興未艾,兩岸兩會協商談判機制建立,“汪辜會談”舉世矚目,“一國兩制”構想在港澳得到成功實踐、港澳回歸順利完成。中國政府確立並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針對美國加力推行“以臺制華”戰略,針對臺灣李登輝當局逐步背棄一個中國原則、陳水扁當局蓄意推行“臺獨”分裂活動,先後提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八項主張”、解決臺灣問題“文攻武備”總方略,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美國插手臺灣問題,堅決反分裂、反“臺獨”,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往來,為挫敗“法理臺獨”圖謀、推動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發展創造重要條件。(羅華慶)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