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抓手 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018-03-05 11: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指出要全面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勇於創新,紮實工作,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我國高品質發展的終極目標,而全面深化改革則是實現終極目標的必由之路。十九屆三中全會以改革為核心,強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以此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績。

  時值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017年,我國生産總值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經濟體量持續擴大;第三産業佔比51.6%,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增長9.0%,居民生活越來越好,這些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均離不開改革與開放。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而其核心依舊是在於全面深化改革,以此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以改革為關鍵詞,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路徑與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轉變政府機構職能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快政府機構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只能體系,全面提高國家治理效率和治理能力。一方面,需要加強黨對各領域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項事業中的領導作用。其關鍵在於建立合理的體制機制,能夠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從制度層面對黨的領導進行堅強保障。另一方面,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進行有效轉變。圍繞經濟高品質發展這一目標,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對市場干預,完善市場監管及執法體系。同時,完善社會公共服務供給,完善監管制度,強化事中與事後監管,全面提高政府的執政效能,建設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譬如,浙江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以資訊技術為紐帶,打破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資訊孤島”,加強網際網路在政府日常工作中應用的深度與廣度,解決人民群眾辦事難、辦事慢等問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打造人民滿意政府,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社會主義發展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明確政府市場邊界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明確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邊界,打破要素資源流通瓶頸,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品質變革、效率變革與動力變革,而且關鍵在於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效率驅動、創新驅動。一方面,需要加速政府的自我革命,縮短“看得見的手”的範圍,還市場真正的主導權,能夠在經濟發展中起到決定性的資源配置作用。不是以政府的産業政策來替代市場的選擇,從而通過政府的力量來牽引産業或者經濟轉型的方向;而是應當發揮市場的遴選機制,淘汰落後産能、清除低效企業,以此達到市場的均衡狀態。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強對市場的監管,保障市場良性運作。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並不意味著否定政府在市場經濟體系中的作用。政府應當強化監管,保障市場良性運作,為市場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譬如對於新興産業等特定産業,應當以市場為主導來進行篩選,政府不應當過多干預,但應當保障建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來發揮市場機制。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上下聯動相輔相成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絕不是單個部門可以獨立完成,而是需要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各級黨委與政府之間的精誠合作、相輔相成。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需要做好兩大重點工作。一是堅決維護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等各個維度之間的內在聯繫,真正使深化改革能夠有利於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推動我國建設成為民主富強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是處理好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之間的關係,能夠使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各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一方面需要理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能夠使得政策自上而下的暢通,將改革政策能夠順利地推進與落到實處,這對於深化改革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各職能部門之間的相輔相成,打破各部門之間的資訊壁壘,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動,共用資訊、創新模式、提高效率,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基礎與提供保障。(作者:肖文 潘家棟,肖文係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家棟係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講師、博士)

 

[責任編輯:李傑]